-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动态 > 专题专栏
专题专栏
《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
字号:大︱中︱小 [返回] 来源: 作者: 浏览: 发布时间:2013-04-22 14:17:05
一、了解基本知识 理解健康概念
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4.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5.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
二、营造健康环境 创造健康家园
6.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7. 经常开窗通风。
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致病微生物。
8.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
9.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预防和减少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
10.改善室内空气污染。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装修材料、家具和日用化学品大量进入室内造成污染,空调的大量使用,更加剧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是人体呼吸、烟气、微生物、病毒、细菌、厨房油烟,近几年加剧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装修材料、日常用品和空调综合症。这些污染物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内部,长期积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1.清洁卫生的家居环境有益健康。
人的一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的。为了维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要先从营造清洁卫生的居室环境开始。居室布置以清静、方便、舒适、安全为原则。家具简单实用。床上用品以柔软、耐用、易晒、易拆洗的纯棉织品为好,枕高不超过15~18厘米。
三、预防传染病 维护大众健康
12.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3.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4.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5.肺结核病人的家庭中其他成员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上结核病。
第二,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人,应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直至治愈。
第三,排菌的结核病人最好能单独居住,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
第四,要注意给病人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6.政府免费为肺结核病人诊治提供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抗结核药品
17.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8.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19.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20.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21.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22.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23.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24.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25. 拒绝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称的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吸毒非常容易成瘾,有的人只吸一支含有毒品的烟就会上瘾。成瘾者应尽快戒毒。 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预防毒品危害,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要尝试毒品。 26.我国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2003年,我国政府开始施行“四免一关怀”政策,保证了生活困难、治疗无着的艾滋病贫困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四免”是指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27.浙江省开展对成瘾的艾滋病患者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采取的一种长期维持治疗方法。
28.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9.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30.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
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
蟑螂可以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
31.预防疟疾:防蚊灭蚊是关键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是一种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重要寄生虫病,与结核病、艾滋病一起并列为全球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在我国多发生于夏秋蚊虫密度较高的季节。
疟疾俗称“打摆子”,使人致病的疟原虫主要有三种:恶性疟 、间日疟和三日疟。
32.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33.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34.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4.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5.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
二、营造健康环境 创造健康家园
6.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
7. 经常开窗通风。
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多种致病微生物。
8.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
9.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预防和减少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
10.改善室内空气污染。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装修材料、家具和日用化学品大量进入室内造成污染,空调的大量使用,更加剧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是人体呼吸、烟气、微生物、病毒、细菌、厨房油烟,近几年加剧污染的原因主要是装修材料、日常用品和空调综合症。这些污染物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内部,长期积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1.清洁卫生的家居环境有益健康。
人的一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中度过的。为了维护您和家人的健康,要先从营造清洁卫生的居室环境开始。居室布置以清静、方便、舒适、安全为原则。家具简单实用。床上用品以柔软、耐用、易晒、易拆洗的纯棉织品为好,枕高不超过15~18厘米。
三、预防传染病 维护大众健康
12.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3.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4.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5.肺结核病人的家庭中其他成员须注意的问题。
第一,家庭中其他成员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儿童机体抵抗力较低,容易感染上结核病。
第二,对在家中治疗的结核病人,应督促其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直至治愈。
第三,排菌的结核病人最好能单独居住,病人的衣物、被褥要经常洗晒,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也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
第四,要注意给病人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6.政府免费为肺结核病人诊治提供痰结核菌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抗结核药品
17.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8.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19.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20.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
21.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22.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23.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24.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25. 拒绝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称的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吸毒非常容易成瘾,有的人只吸一支含有毒品的烟就会上瘾。成瘾者应尽快戒毒。 毒品严重危害健康,吸毒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预防毒品危害,应当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要尝试毒品。 26.我国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2003年,我国政府开始施行“四免一关怀”政策,保证了生活困难、治疗无着的艾滋病贫困患者能得到及时救治。
“四免”是指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27.浙江省开展对成瘾的艾滋病患者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成瘾者采取的一种长期维持治疗方法。
28.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9.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30.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
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
蟑螂可以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
31.预防疟疾:防蚊灭蚊是关键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是一种经蚊子叮咬而传播的重要寄生虫病,与结核病、艾滋病一起并列为全球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在我国多发生于夏秋蚊虫密度较高的季节。
疟疾俗称“打摆子”,使人致病的疟原虫主要有三种:恶性疟 、间日疟和三日疟。
32.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33.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毒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34.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相关文章
- [2017-12-07]新农合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十问十答
- [2014-01-16]法医精神病学鉴定委托书
- [2013-05-0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 [2013-06-14]赞美您生命的礼物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
- [2013-04-22]《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