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朝阳,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叶世强,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程锦国,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吕一军,温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国光,瓯海区副区长王晓康,浙江省精卫办常务副主任、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章健民,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章建新,温州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朱国晓,温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钱彬,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林小东,以及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等出席了开诊仪式。
开诊仪式上,展播了市七医宣传片,郑朝阳、程锦国致辞,林小东介绍医院发展情况,并举行了温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心、温州市老年康复中心授牌仪式。最后,郑朝阳宣布“手印LED”潘桥院区正式开诊。
潘桥院区正式开诊 市七医迎来发展新机遇
整洁靓丽的新院大楼、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装潢一新的住院病房、配套完善的后勤设施……11月28日,潘桥院区举行开诊仪式并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潘桥新院总占地面积81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西山院区的近5倍,工程投入资金3.52亿元,建设规模床位800张。新院区地下建筑面积近1.36万㎡,停车设计可容纳车位400个。伴随着“潘桥院区”的投入使用,市七医开启了发展新篇章,新院区携手西山、龙湾院区,实现“一院三区”发展格局。医院目前总核定床位1100张,实际开放床位超过1300张。
“市七医的开诊是我市医疗资源、布局往西片的延伸,也是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发展的历史性迈步。从横向发展来看,市七医无论在硬件、软件、品牌方面均已达到省内领先。”程锦国介绍说,这将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专科医院、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地区、人群之间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健康权益、心理卫生服务,让群众共享医疗改革的成果。
市七医潘桥院区的开诊,为市七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医院今后要站在更高的位置要求自己,以专科、全科、学科“三驾马车”为动力,努力打造华东区域一流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西山老院继续保留 做大做强品牌学科
自5月份潘桥院区试运行以来,预开设了普通精神科、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正式开诊后,医院将陆续设置心理科、心理咨询科、儿童心理科、老年精神(心理)科、中西医结合科、内科等专科门诊及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老年睡眠障碍、老年记忆障碍、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物质(酒精)依赖等专病门诊。
同时,新院区还将陆续开设精神医学司法鉴定、精神残疾鉴定、智力残疾鉴定、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为方便老城区患者就诊,西山院区目前门诊力量全部保留,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约西山院区或者潘桥院区门诊。同时,市民可乘坐42路公交往返西山院区和潘桥院区。
潘桥院区的建成,促使医院硬件基础设施得以大幅提升。市七医院长林小东介绍,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学科专科建设,今后将在以治疗精神疾病为主的基础上,做大做强老年精神科、康复科,重点发展睡眠医学、精准医学实验室等品牌学科。
增挂两块牌子
深化心理卫生品牌,助力康养城市建设
开诊仪式上,医院还授牌增挂了温州市老年康复中心、温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心两块牌子。
据温州市2017年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5.5万人,占总人口的17.56%,比2016年同期增加5.9万,增长4.23%。这其中老年人口中10%属于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成为这一庞大群体的养老“刚需”。
作为率先开放的市区公立医院第一个老年康复中心,市七医已开设床位35张,医疗配套设施、人员均已到位。预计拟增至100张病床,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目前,医院对西山院区康复大楼1-3层继续进行整体改造。下阶段,医院将紧密对接养老机构,使医院成为疾病康复和失能失智群体的依托,探索新型医养模式。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心理亚健康人群越来越成为精神卫生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国家22个部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根据省、市文件要求,2018年要实现县(市、区)心理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心理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有条件村(社区)心理服务咨询室建成率达到75%。市七医作为温州市精神卫生办公室挂靠单位,承担着全市公共精神卫生社区防治和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任务。
据介绍,温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心致力于全市社会心理体系建设,特别对于开展大众心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以及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控制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有效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知识,增强精神心理疾病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