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流程怎么更简便,看病质量如何再提高,这是每个温州市民都关心的话题。自2017年以来,医院深化认识、率先而为,从公立医院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依托“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为契机打响“最多跑一次”改革“第一枪”,为群众看病更便捷带来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那么,最多跑一次,医院怎么改?今年以来,我院围绕这个主题,对照省、市卫计委针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项目清单,逐一对照、逐项落实,在医疗、护理、门诊、行政等科室着重推进深化“最多跑一次”的覆盖面,不断优化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的实现形式,在思想上、创新上、行动上做改革的具体实践者,以医院“加速度”换群众的“满意度”。
实施“互联网+” 付费真便捷
“扫一扫二维码,进入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移动平台,绑定市民卡或就诊卡,就能实现支付宝、微信付费。”在门诊大厅,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导医的指导下,按照流程用手机绑定支付宝付费,免去排队等候过程。
2018年1月份,我院在原有自助机现金支付方式、pos机刷卡支付方式、旧版支付宝支付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新版移动支付模式,即支付宝和微信,深化“移动医疗”模式的建立。移动支付平台包含就诊卡绑定、预约、挂号、预存、住院预缴款充值、结算、报告查询、就医反馈、健康咨询、就诊指引、智能导诊等功能,门诊、住院通用。市民预就诊,无需下载APP,只需关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移动平台”微信服务号或“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支付宝生活号并绑定医院实名诊疗卡或社保卡即可提前预约。
就诊当日,市民可在微信平台或支付宝平台自助完成结算、查询、充值等操作,无需排队和等待,推动医院在“网络医院”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据统计,2018年以来,移动支付平台的累计交易金额已达309.15万元,使用累计人数为6713人次。
手机随处可查 检查少跑路
在“最多跑一次”的思想指导下我院积极探索,2018年3月份开通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查询检查影像功能,目前已全面上线并投入使用。该项功能在患者拿到纸质报告单后,仅需扫描右上角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看检查报告的图像,能即时查询到包括CT、DR的检查图像报告。
“完成就诊后坐车回家的路上,打开手机查看便收到了查看结果。”一名陈姓患者的家属表示,这种方式可以随时查询,非常方便和实用。如今,报告图像查询功能的投入使用,使医院无纸化程度更进一步,既节约了胶片的成本,又能有效减少患者等候时间,真正做到让患者少等一分钟,少跑一趟路。
深化“一站式” 服务好贴心
我院“一站式”医疗救助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主线,在温州市卫计委协调下,“捆绑”社保、民政、慈善、残联等部门,实现了医疗救助服务的协同作战、信息共享,该院信息科积极改造HIS系统,将医疗救助报销方式深度融入HIS系统。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直接救助结算,减少了工作量和人力,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救助公平、公正。
“一站式”服务重点突出“三省两提高”。一是省时,减少再次审批时间。二是省力,只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完成救助结算,减少工作量和人力。三是省钱,免去印刷审批表等相关费用,促进“无纸化”办公的形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一站式医疗报销模式针对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户,对持有困难家庭证、残疾特困证、低保边缘户和五保户等5类患者的医疗救助。自2013年启动该系统以来,已服务贫困患者8714人次,救助金额约1747.38万元。
“纵横”医疗体 转诊很顺畅
在我院远程医疗会议上,几名专家通过视频正在讨论一个疑难病症。这一幕,是“精神专科联盟”工作中医联体建设中的一项议程之一。
去年以来,我院启动“纵横”医疗体建设。纵向加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专科联盟、浙大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专科联盟、浙江省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等,在借鉴国内一流精神专科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努力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横向”不断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牵头与全市6家专科医院结盟(瑞安市第五人民医院、鹿城精神病医院、乐清凤凰医院、苍南龙港安康医院、苍南龙港安宁医院),成立温州市精神医学专科联盟。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手段,充分发挥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温州地区精神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在省内外精神卫生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联盟单位分别从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医院管理等五个方面着手,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开启“新型精神医学”服务,促进转诊更加顺畅。2017年以来,双向转诊64人次其中转入51人次、转出13人次,远程会诊1人次,下派专家技术帮扶817人次,赴苍南、瑞安、乐清等联盟医疗单位开展业务沟通及学术交流8次。
优化流程设计 服务更温馨
门诊大厅有饮水机、充电器、针线包等,还配合了轮椅等供患者使用。我院通过流程、服务优化,促进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提升。
开展“主动询问”。在门诊高峰时段,弹性调动分诊,改善就诊秩序,由导医帮助患者在移动终端进行预约挂号、复诊预约,并实施网上预约、导医台现场预约、微信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等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的等待时间。
改善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供整洁、温馨、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创建门诊“一站式”服务,提供就医咨询、自助挂号、医保审核、投诉接待等便民措施。
完善便民措施。改善病人就诊环境,门诊楼加装电梯,增设温馨诊室、候诊室等,大厅内配备手机充电器、老花镜、轮椅等无偿供给患者使用,从细节入手的“有效关怀”,提高群众在就诊过程满意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创建无红包医院”、“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服务窗口)”等载体活动,以创建促进服务,减少群众排队,提升群众满意度。
经济逐年向好 群众更满意
随着便民医疗救助服务的推行,以及医院各类民生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特色门诊项目的拓展,精神专科医院的发展方向逐年向好,群众满意度稳居第一。
2017年全市省、市医院总体满意度测评结果出炉,我院总体满意度以92.02分蝉联第一,被评为最满意医院。自2013年全市启动满意度测评以来,该院满意度持续稳居第一,并呈现稳步递升态势。
其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是我院打造温暖医院的一个缩影。医院内通过护理流程再造、提升护理整体质量、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落地。不仅如此,我院还发挥“精神专科、心理卫生”特色,将心理咨询和人本关怀融入到日常医疗服务中,更加注重医疗服务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患者体验、感受温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