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有望帮助精神分裂患者重返社会。记者昨日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开展的“社会认知训练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的成效研究”成功获批成为我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该项目已获得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预计在未来两年半里为50名精神分裂患者完成社会认知训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首批20名患者率先体验
训练认知和生活能力
昨日,在市七医的康复活动室的一间教室里,满满当当坐着20名患者,康复治疗师正在给他们上情绪识别课程。这是社会认知训练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的成效研究的课程之一。
康复科主任张丽君告诉记者,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训练,课程时长为9周,首批体验的20名患者均为重度精神分裂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的。
记者了解到,市七医于2006年起将康复治疗引入到精神疾病治疗中。张丽君说。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由于疾病时间长、与社会长期脱离,又长时间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因为生活能力和社会认知功能严重退化。通过认知训练的康复治疗,旨在帮助他们接触社会、改善功能障碍,在病情稳定或治愈后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
今后,医院将以“社会认知训练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认知的成效研究”为契机,将该项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引进精神康复中,帮助更多的病人康复治疗,为其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医院社区化
患者开起了模拟超市
在市七医康复科的治疗室里,有一家特殊的“小超市”,虽然这个超市只有几个玻璃柜台,货品也不多,但却是由康复患者一手经营起来的,为医院的患者提供各类小零食。张丽君说,经营者不仅要负责进货盘货,每个月还要做账单。这个模拟超市,是医院为康复患者提供社会化能力训练的一个场地。
为了改善精神患者的功能障碍,市七医康复治疗科创新提出医院社区化模式,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保留他们的社会能力。目前,医院小社区初见雏形,除模拟超市外,还开展各类课程,如烹饪课,美术、书法、音乐课,舞蹈、乒乓球等项目。每周五下午的烹饪课,从选材到烧菜,都是由患者负责。
在日常开展的手工课基础上,该院康复科还与我市几家商标厂、笔厂、眼镜厂开展合作,由患者进行贴商标、组装等简单的工作,同时还能按件计酬。一个月下来,完成件数最多的患者还能获得百元收入。
上周,康复出院的患者林先生回到康复科向医护人员表达谢意。林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康复培训,出院后自己顺利在熟人的工厂里找到了工作,他非常感谢康复科的医护人员。“是他们帮助我重返社会,重新开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