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记者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自该院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公益热线以来,截至2月16日,累计接听电话494个,其中疫情来电咨询约331个,占总来电67.0%,内容多涉及疫情举报、症状咨询、疫情恐慌求助等。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承担温州全市的精神卫生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同时负责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的日常事务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中心的工作,随着疫情发展,1月23日起医院第一时间开通温州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助力战“疫”,该院精神科医生、专业心理咨询师轮班,为患者逐一解答。
“医生,我住的小区有一例确诊,这几天我心里紧张睡不着,怎么办?”“我和疑似患者接触过,很害怕被传染”“疫情防控期间,我和同事每天在外面连轴转,非常辛苦,回家又担心传染家人”……热线开通后,目前此类疫情恐慌求助电话就有84个,占问题类次的23.9%。据该院医生介绍,进入2月后,集中疫情焦虑的咨询也逐渐增多。
前不久,有位来电者称,这几天感觉胸闷、心慌、心跳加速,要大口喘气才舒服。经医生询问,对方一个人住在温州,恐慌疫情进展,内心缺乏安全感。咨询师首先对她进行疫情相关的科普,增加确定感,排除躯体疾病之后,在告诉她,“疫情之下出现这样的恐慌情绪是正常的,焦虑情绪下也会导致出现心慌、胸闷、不安等症状”,同时建议她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通过官方渠道掌握信息。慢慢地,对方调整了心理。
除了疫情恐慌心理,热线还接通到不少关于聚会举报、从武汉人员回温举报等举报咨询、投诉,占问题类次的20.8%;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及预防咨询,占问题类次的21.7%;关于交通管制问题、隔离政策、购买口罩等问题,占问题类次的33.6%。体现市民应对疫情的关注度和积极的防控心理。
随着疫情发展进入新阶段,为方便需要精神科就诊及复诊的患者,2月6日,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又推出了互联网医院,24小时提供免费线上门诊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咨询“专属医生”,并开展心理辅导相关服务。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咨询师倪飞蕊表示,此次疫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相应影响,随着获取信息途径的多样化,以致市民会过多地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给身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在面对疫情时,她建议做好心理调适与防护,以下几种方式值得参考:
一、正确渠道获取信息
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二、确保安全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取消聚会,不去人多的地方等。
三、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
在疫情流行的时期,特别是在疫区,我们经常感到自己孤立无援,这时可以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四、积极应对
面对疫情造成的心理压力,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氧运动、倾听音乐或个人感兴趣的事情等活动上,这样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产生愉悦的体验。
五、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不管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穿梭在城市的守卫者、还是在家休息或居家观察的群众……无论何种身份,身居何处?当恐惧、紧张、焦虑情绪难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陈素玲 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