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多点乐趣和陪伴 消除老人恐惧心理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3 15:45:00
 家住泉州市区的王老太今年83岁了,身体依旧硬朗。不久前,儿女们带她到医院做体检,体检结果出来之后,医生表示这岁数的老人家还能保持这样的身体状态,算是很好了。然而,拿着体检报告的结果,王老太却始终郁郁寡欢:“体检真的可靠吗?我真的什么病都没有吗?会不会我已经患上了某种重病,但医生和儿女都故意瞒着我?”据王老太的儿女们介绍,近段时间,王老太总是莫名其妙地流露出种种恐惧死亡的情绪,不管谁劝都没用。
死亡恐惧心理 人皆有之
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怀有恐惧的情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客观来讲,由于人不可能真实分享死亡的体验,导致了人们会对它产生恐惧的心理。除此之外,人是有想象力的动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媒介中获取了和死亡相关的信息,比如:濒死者的挣扎、呻吟、亲属的哀号等,也是造成恐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死亡的恐惧情绪,其实普遍存在、人皆有之。
然而,虽然对于死亡的恐惧情绪人皆有之,但由于个体的具体情况不同,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的死亡恐惧其实完全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角度来看,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他们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数历程,因此死亡距离他们要比年轻人近得多。对这个一无所知的恐惧,自然也就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保持乐观情绪 坦然处之
对于死亡恐惧的心理人皆有之,而且将会伴随终生,那么,作为老年人来说,应该对它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顺其自然,坦然处之”无疑是一种最佳的状态。
首先,要把死亡看作是一种自然规律。世间万物皆有兴盛衰亡,人生亦不例外。它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把我们和至亲分开,会让他们悲伤。但对于我们来说,越是能够做到坦然面对死亡,越能减少他们的担心和痛苦。
其次,要从本质上认识到,当人体死亡之后,感知觉都会终止,肉体上的疼痛,也就不再会延续了。
最后,老年人要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培养爱好,结交朋友,让自己有事可做,可以帮助自己排解对死亡的恐惧情绪。
子女的陪伴是最佳良药
高龄老人常常会因为行动不便,只能长时间赋闲在家,很容易造成社交的匮乏,滋生寂寞孤独的情绪。在这时候,如果子女们能多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或者给老人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做,就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转移对死亡恐惧的注意力,从而以更好的心态安度晚年。

12
免费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热线:0577-88434567
QQ心理援助:958434567
门诊信息问询:0577-86188516
微信心理援助:长按下方二维码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