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求完美的孩子减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8/17 11:50:00
同事的女儿过去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班里一直保持前三名。可是,自从孩子进入四年级后,同事就发现孩子的心态不是很好,太追求完美了。每次考完试后,孩子都会为自己的小小失误,比如写错一个标点符号、一个数字等,后悔地痛哭一场,甚至是连最喜欢吃的饭都不吃了。倒不是为了名次,考第一也是如此。由于学校里小考不断,所以,这孩子隔不长时间就“闹”一次。年龄这么小的孩子,很难避免小失误,刚开始,同事还耐心地劝解、安慰女儿:“没关系的,下次注意就行了。”可是,次数多了,当妈的也烦了,慢慢由劝解改为训斥,嫌孩子没事找事。 同事很苦恼,自己就是当老师的,知道这样的态度对孩子不好,而孩子这样的心态,对她以后的成长也不利。 孩子的这种心态,其实与家长的要求过于严厉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犯一丁点儿错,哪怕是写错一个字,也会严厉地批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关心,不管孩子考了第几名,哪怕只失掉一分,家长都会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甚至会惩罚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谁不是为了孩子好呢?家长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孩子养成细心的好习惯。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既然孩子的成绩一直很优秀,说明孩子在同龄人中已经是很细心的了。如果家长再过分地要求,只看到孩子的微小失误,对孩子的成功却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陷入“完美”中不能自拔。如果家长不及时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一直盯着孩子的小失误不放,后果还会更严重,孩子慢慢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虽然有高有低,但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样一个孩子,如果学习态度不积极,他的成绩肯定会不理想。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因此,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给孩子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让孩子保持正确、积极、健康的心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无人能替代。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学习本身就是苦尽甘来的过程,所以不想吃苦的孩子,往往没办法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而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孩子会感觉学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苦,甚至还能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 所以家长应该从对学习的功利心中解脱出来,对孩子的未来有全面的考虑,明确现在的学习对孩子未来的意义,引导孩子去挖掘学习中的快乐,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分数。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这个观念,而是把学习等同于考试,把学习等同于排名,这本身就会给孩子很大压力,甚至是在摧残孩子。 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辅导班,但是没有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和能力学好这些东西,而只是盲目攀比,歪曲了学习的真正意义。父母是孩子心中的权威,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行会给孩子重要影响。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太正常的现象,比如,大学生去当掏粪工、去卖猪肉等,但这些仅仅是个案,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这些负面的个案,以免让孩子的心态受影响。做父母的要时刻牢记,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终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对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孩子看到父母每天努力工作,回家还不忘看书学习,相互交流工作的乐趣,从不抱怨工作的辛苦,那么父母这种良好的行为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就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健康、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的孩子,心态往往是健康、积极、乐观的。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长的要求要有所不同。像本节案例中的孩子,家长就要以肯定成绩为主,慢慢淡化孩子对失误的懊恼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对知识掌握不牢却盲目乐观的孩子,则要适当要求严格一些,督促孩子查漏补缺,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