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话说马克·吐温有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马克·吐温最初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打算捐款
十分钟后……
牧师还没讲完
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后……
牧师还没有讲完
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
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
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先不说这故事是不是真的
毕竟很难相信马克·吐温会偷东西呢
但故事描述的现象
即心理学中的 超限效应
还是十分常见的
过多重复无意义的作业是不是也是超限的一种呢
超限效应
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而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常常存在“过度”现象
过度关心 过度压力 过度期望 过度批评 过度表扬
《摔跤吧,爸爸!》
爸爸对女儿的疯狂训练
不知道各位家长关于有没有经历过
“我说了那么多遍,你为什么就是记不住!”
真的就很气啊
但是换位思考一下
在我们小时候
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也有对我们做“过度”的事情呢
我们那时候是不是也暗搓搓或者明晃晃的做过对呢
很愁,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下面就是我们正经的科普时间
以过度批评和过度表扬来举个例子
过度批评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且要切中要害。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批评之后也要给予适当鼓励。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过度表扬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家长老师们都拿起了表扬的“利器”。时下的中小学涌现出越来越多廉价的表扬现象。一节课下来,光“家”就封了几十个:“小小作家”、“小小演讲家”、“小小科学家”等等。
和过度批评一样,过度的表扬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表扬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符合实际表扬;
二是要捕捉最佳时机表扬;
三是表扬要讲究方式、方法。赞许的眼神、轻轻地抚摸、激励的话语也都是很好的表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