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常见的四种儿童心理问题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4 10:22:03

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儿童本身缺乏表达能力,所以面对自己的问题他们常会透过一些怪异行为表达,例如:想博取关心而佯装头疼、以反抗父母掩饰内心的焦虑。诸如此等问题,我们绝不可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

由于儿童正逢利用周遭环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早治疗,较具成效、且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许多,但是若拖延处理时效,就得多费一番周折。

一般而言,我们将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成一般性及特殊性二类。一般性的问题如:口吃、尿床、逃学、不吃饭、说谎、好动等;特殊性的问题如:自闭症、适应障碍、癫痫、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

也许你会说,你所碰到的问题不只这些。确实,孩子的问题并不只以上所提及的,本文列举这些常见的心理疾病,并不是想对儿童的心理问题加以分类,而是想让父母亲了解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必须注意、甚至治疗。

多动症

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东跑西、爬上爬下、话多、手势多、父母或老师往往非常讨厌这种孩子,他们有时会认为这些孩子是故意捣蛋的。

一般而言,这些孩子的特征有:

注意力难以集中。

肌肉协调不良。

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

情绪不稳易发怒。

过度敏感。

儿童过度好动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家庭压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另一种是天生就属于活动型的孩子。

治疗可分成二部分,积极方面应尽量减低家庭压力,怀孕时不要乱服成药;消极方面则可使用镇静剂,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但不宜长久服用),在教学上则尽量安排消耗体力的或简单的活动,并时时给予必要的增强。

恐惧症

儿童对鬼、神及不明物体的恐惧似乎是司空见惯,但是这种恐惧若持续不断地存在着,则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

造成恐惧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种,其一是过去可怕的经验所引起--如突来的巨响、朋友或兄弟的恫吓等;其二,恐惧可能是焦虑的代替品;其三是社会学习而来。

矫正上应尽量避免危言恫吓;如果过度恐惧可以服用轻微镇静剂减低其恐惧程度,然后再使用系统敏感消除法除去其恐惧。

强迫行为

儿童如果经常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就得注意,否则一旦变成强迫性行为就很难戒除。强迫行为是:

面对强大的焦虑时用以缓冲的工具。

执着于二种不同的观念而造成心理的冲突。

此症多采用心理治疗法治疗,一般可分为个别治疗及游戏治疗。

攻击行为

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会表现出敌意、不服从,甚至有身体、语言等攻击行为。

攻击性强的孩子通常拥有一个拒绝、苛求、训练不一致的家庭,同样地,这些孩子比较容易遭受一般性的挫折且其挫折容忍度偏低。

其治疗通常须要:

改善管教方法,不要用严苛、打骂的方式。

改善家庭环境:提供温暖、接纳、关怀的环境。

善用增强鼓励的方法,当孩子没有攻击行为出现时,应予以鼓励、赞赏。

攻击性过度强烈时,宜带往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