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shopping也拦不住的抑郁!
“小芳,你的快递。”
“好的,我来了”话音刚落,一位小姑娘便跑了出来,眉眼弯弯,笑容灿烂,她开心地接过快递,迫不及待地拆开,很快,一件蓝色的洛丽塔服便出现在众人眼前,女孩拿在手中,说不出的兴奋。
面对这样一幅画面,你是否觉得十分和谐温馨?你能想象这位13岁的女孩儿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吗?能想象她纤细的手腕上早就已经刀痕密布了吗?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连孩子也无法幸免。受以往影视剧的影响,许多人对抑郁症的印象还停留在整日郁郁寡欢,神色黯淡,不上班,不上学,不说话,不洗漱,甚至不吃不喝,一心求死。但实际上,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很是不同,其中有三点比较突出。
第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成人不同,成人会表现得对所有事情都提不上兴趣,什么都不想做。但是青少年还是会保留一些兴趣活动,比如像上述的小芳,虽然生病,但是依然会像所有女孩子一样shopping。所以,有些人认为抑郁症患者只是单纯的不开心,觉得只要让他们做些开心的事情就可以治愈抑郁症,这个观点是明显不对的。就像小芳一样,shopping时她明显很开心,但是并不能治愈她的抑郁症。因此,并不能光看一个人的行为来判断她是否患有抑郁症。
第2,青少年患者经常出现自残自伤的现象。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来就医,就是因为看到了孩子身上的伤口。许多孩子会选择用刀划手腕或者咬自己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烦躁与不安。这种方式不会致人于死地但是十分可怖,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选择这种方式的女生多于男生。这与男女生的性格有关,男生天生具有攻击性,当他们烦闷的时候经常选择吼叫,摔打东西来发泄甚至直接自杀都有可能。但是女生就不同了,女生天生比较内敛,她们往往会将事情憋在心里,所以她们的发泄方式会更加偏向于伤害自己的方面,因此许多家长难以发现。
第3,青少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比如说许多孩子会说学校的同学总在说自己坏话或者老师针对自己之类的话语,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些情况。又或者有些孩子耳边总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这些精神症状在成人抑郁症中比较少见,但是在青少年患者中出现次数就比较多了。因此当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些现象的时候,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些精神症状上,然后在向医生诉说病情的时候不断强调这些症状,反而忽视了孩子其他的变化。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处在青春期,虽然身心会逐渐成熟,但也会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而备受挫折。挫折会催生不良情绪,积压到一定量的时候,孩子自己也深陷其中,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了。因此及时的沟通,耐心地倾听是发现孩子心理变化的最好方法。当然,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将工作上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家庭中,无论是对孩子本人的宣泄还是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宣泄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第2,不要一味地“责怪”手机。就像之前说的,许多孩子生病时症状并不一定明显,最有可能的便是表现为不停地玩手机和不愿意上学,这很容易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玩手机上瘾,甚至简单粗暴地将孩子的手机没收,从而进一步地刺激孩子的敏感神经。
第3,不要讳疾忌医。许多孩子会有病耻感,对就医存在抵触情绪,此时若父母也如此,只会加重孩子的病情,这样的话,就算医生有在高的医术也无济于事。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父母是孩子心灵的港湾,药物与医术都是次要,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永远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