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心理问题
电子产品是否让你的亲子关系疏远?互联网时代,该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且看专家说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5/21 8:30:00

互联网时代的家庭亲情

世界家庭日

5月15日,是世界家庭日,在 “Z时代”(又称互联网时代),下,电子产品是否让你的亲子关系疏远?互联网时代,该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和家庭教育?建立一个快乐家庭。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杨凌凯给出专业建议。

这个时代存在有利的一面,当然也有弊的一端,特别是很多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始使用并沉迷微信、QQ、默默等社交软件及各类游戏软件等。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通过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中国63.8%,韩国57.8%,日本43.5%,美国35.8%。可见,中国学生通过社交网络与父母聊天的比例最高。

但据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指数名列前茅,父母与其聊天话题几乎都是环绕学习,久而久之他们更加不愿与父母当面交流,把自己的心情、状态发布在朋友圈或个人空间中,这是他们感悟生活、表达心情、宣泄烦恼的一块“自留地”。但如果父母时时在线,或对孩子的朋友圈特别关注,对孩子的个人状态指手画脚,便会使孩子感到个人领地受到了侵犯,他们会 “拉黑”父母来表达不满或维护个人的隐私领地。有的孩子甚至关闭了朋友圈,或者另寻一处“神秘花园”,把自己的生活与父母隔开。

所以在当今这个与众不同的“Z时代”,新生代父母学会“如何与孩子良好相处、如何做好良性的家庭教育”成为了许多家长难以解决的烦恼。如果父母不能注意“Z时代”与孩子交往的秘籍,网络也会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作为家长必须明白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部分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不止于“教”还有“育”,这也是大家一直所认知到的----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建立及家庭正确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将从三点详细说明:

01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

家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氛围和谐、家长民主平等、家庭组成关系稳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极大的正面影响力,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关系的破裂,或者父母绝对强势的主导,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边缘性人格,在青春期变得更加叛逆,难以把握,最后才寻求心理学科医生的干预及帮助,但这是个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缓和过程。所以家庭教育并不是几句话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各种潜能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欧某某,父母在其幼儿期离异,后由各种亲戚轮流扶养,拋来抛去,导致其没有一个稳定的亲情关系,进入学龄阶段后,无法融入集体生活,大量的负面情绪油然而生,但不能有效排解,便开始出现自残、自杀行为,最多时全身一百来道疤痕,跳楼跳河触电,屡试不爽。

02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榜样作用

家庭中父母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回应亲子交流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表现出父母与子女的对话是否真诚平等,直接影响亲子交流的效果。同时,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将这种心境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染与父母同样的心境,彼此相互强化。

如果父母两人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互动是家风和家庭教育的核心元素。

“Z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手机、电脑分走了很多亲子互动的机会和时间。亲子间面对面交流、互动时间急剧减少,亲子沟通缺失或浮于表面化,成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保持并提高家庭教育的质与量,父母必须要调整、优化亲子沟通模式。面对互联网给家庭教育和亲子交流带来的全新挑战和机遇,父母需要更新观念,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丰富与孩子的交流话题,与子女进行平等的交流,从管控角色转变为支持引导角色,从决定主导角色转变为协商者角色,从教育者角色转变为共同学习者角色,从而提高孩子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力和自我强化的成长力,莫将尊重孩子只停留在理论上。

03在家庭教育中学会平视孩子与孩子当朋友

今天的成年人其实还很难做到尊重孩子,大多数现代父母已经在理论上理解甚至在形式上也能做到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但本质上还是不够尊重孩子。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不要摆出一副“我是家长你必须听我的”的样子来讲大道理,而应该当孩子的“大朋友”,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跟我站在一起的,是理解我的,这样的方式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如果作为父母的成年人,自我破解“成人比儿童懂得更多”的自信,改变与孩子对话的方式——用心去聆听,留意去观察,甚至加入孩子发起的对话,不但有助于孩子的本性发展,可能还会引起许多亲子共鸣,并帮助自己认知升级,也于稳固的亲子亲密关系的持续良性发展。

家庭的教育是一个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学会理解对方、爱惜对方、体谅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家庭又是独立个体的集合体,当这个集合体产生交集但又有彼此独立的空间,那么所谓的教育难题也将不破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