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病区青年文明号
“456”管理原则的应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16 13:04:49

医院是舟,管理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优秀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引领医院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林崇光院长提出了医院“456”管理原则,即通过在院内实施“4个不放过”、“5S”和“6西格玛”管理,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优化医疗环境,改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4个“不放过”:关注患者安全,承载生命重托

俗话讲:“家丑不可外扬。”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为了避免同类“家丑”再次发生,林院长提出了4个“不放过”:病人死亡而原因不明的不放过;无故辱骂患者、甚至跟患者有肢体冲突的不放过;出现投诉而原因不明的不放过;患者反应问题处理不及时不放过。工作人员在发生这些问题后不回避、不敷衍,及时查找存在的缺陷,进行追根溯源,深入剖析,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起医疗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安全是医院发展的永恒基石,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诊断的符合性、治疗的精准性、检查的到位性、抢救的及时性,促人深省,催人深思。

5S”管理:积极落实行动,营造有序环境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械、材料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基础的管理方法。它源自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现已成为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活动。对医院而言,为了让患者有一个便捷、有序的诊疗环境,让医务人员有一个高效、整洁的办公场所,5S管理不可缺少。它是规范现场物品、维持品质环境、提升工作形象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水准,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不断减少浪费。

 院长要求各科室将5S管理纳入常规工作中,发动医务人员人人参与,号召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除每个科室做好自查工作外,医院还开展全院性的5S专项检查,评选出优秀科室,通过榜样的作用激励其余科室学习经验,共同创建一个整洁、优美、便捷、高效的诊疗环境。提高全体员工的素养,保持良好习惯是一个持久工程。“不仅要人人知晓5S,更重要的是将这个口号落实于行动,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西格玛:改善服务流程,改进医疗质量      

西格玛(Σ,σ)是希腊文的字母,是用来衡量一个总数里标准误差的统计单位,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6西格玛是一个目标,意为“6倍标准差”,表示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着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主要通过消除错误、减少浪费以及优化流程来最大化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性质量管理方法,

当前,“三长一短”问题、流程不合理现象在医院,尤其是公立大型医院中普遍存在。为进一步优化流程,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原则,要求医务人员从“我们能提供什么医疗服务”的认识转变到“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的理念上来,不断完善、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工作流程,完善“出院床边结账”举措,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床边入院”服务,用医务人员的“小麻烦”换来患者的“大方便”。

6西格玛精益求精的质量概念在医疗领域非常重要。质量是人人的质量,医院里每个角落、每一个人、每个环节都与质量有关。医务人员要学习6西格玛的精益求精的质量概念,树立“大质量”观念和全员质量意识,立足本职工作,用心做事,“实时”抓好每一个质量细节,切实推动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