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制定精神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计划及效果评价方法并组织实施。改善病房环境,创建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根据精神科患者的特点,张贴各种醒目标志,精心设计温馨墙画,设立便民服务箱,给患者以“家”的感觉。
1.2.2 优化服务流程:在实行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将床位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简化护理文件的书写,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接触、交流和服务的时间。
1.2.3 转变服务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将治疗性护理与照顾性护理工作有机的结合,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人员语言亲切,每月为当月生日的患者庆祝生日,营造温馨的住院气氛,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将基础护理细化到位,保证环境安全、严格病室内危险物品的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饮食、睡眠护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2.4 提升护理服务专业水平:我们先后派护士参加心理咨询师及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学习,极大提高了科室专业护理服务水平。从患者入院开始即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首先评估患者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诱因,评估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了解患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细心观察患者日常行为,对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不与其争执,避免安排其参加竞争性活动,以减少诱发因素。及时发现患者兴奋、毁物、冲动行为,设法分散患者注意力,转移其暴力意图,及时告知医生患者可能出现的暴力倾向,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措施,对具有自杀倾向、出走行为倾向及木僵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的基础护理常规。
1.2.5 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有暴力倾向的患者以适当的方式发泄情绪和表达需求,不轻易伤害别人培养患者自信心;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出现冲动、兴奋、伤人行为时的疾病表现,明确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指导患者自我控制疾病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会患者如何寻求帮助,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促进疾病的恢复。帮助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认识疾病,教会患者正确表达负性情绪,分辨产生自杀企图的压力源,学习新的应对方式及无力应付时如何求助。
1.2.6注重人性化服务: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实施人文关怀,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出院后提供床位预约,方便患者及时入院治疗,同时设立服药物提示卡、随访袋等,及时满足患者就诊的需要。
1.2.7工作绩效量化考核: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后,我们公开了奖惩制度,在护理工作的质量、数量、班次、岗位、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充分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极大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