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精神科301/302病区青年文明号
一封感谢信

作者:王晨晨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21 10:05:00
“叮咚”“叮咚”跟平常一样的门铃声,跟往常一样的开门声,进来了一位平凡的老友,迎来的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跟成千上万名老人一样,他满面沟壑,质朴、沧桑,被生活的艰辛压垮了脊背,但身为家里的顶梁柱让他肩负起了一切,从他浑浊但坚定的眼神中看出了他对生活的知足,对未来的憧憬,老人步履蹒跚,在他身后竟放着4个大纸板箱。据老人讲,他一大早起床到农贸,特地乘出租车来我们医院,箱子里放着他那的土特产,桂圆和莲子,是为感谢我们科的医护人员对他女儿的精心照顾。他女儿刚送来我们医院的时候,愁眉苦脸,不说话,不吃饭,整天躺在床上,在家的时候亦是如此。第一个星期,女孩父亲来看望她,她连面都不愿意见,其父亲伤心而无奈,向我们诉说他的痛心,他离去的背影竟比来时更弯了几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医生的药物治疗、心理辅导,护士的生活照料、精心护理下,患者的情况渐渐好转,会主动给我们说话,配合吃饭吃药。他父亲来看望她时笑容满面,现在他父亲每次离去的背影虽仍佝偻但透着喜悦。
今天是他父亲来接她出院了,在与我们的谈话中,只见他满面通红地从内衣里掏出一张信纸,不知所措地递给我们,信纸还带着老人的体温,上面写着老人最质朴的感谢:感谢天感谢地,谢谢全体医生,谢谢全体护士。老人虽没有什么文化,但从那一笔一划端正的字中能看出老人对我们衷心的感谢,虽寥寥数语,但老人将我们医护人员与天地相比,那是何等的信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在温七医这特殊的医院,我们冒着各种风险,有时还要承受家属的误解,外人的有色眼光,在很多时候明明可以解释,却要默默承受,医护人员不是机器人,我们的心也会受伤,我们不需要很多美好的称赞,但一句简简单单的感谢和一句理解却会让我们温暖很久,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