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精神科401/402病区青年文明号
孩子突然变内向了,可能是得了这个病

作者:金晓庄 来源: 发布时间:2021/8/23 10:55:00

现今社会大众对精神、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精神疾病在当下社会也是非常的常见,尤其是那些处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长期忙碌的工作、不良的精神刺激和不健康的成长环境中的人群,更加容易出现精神、心理的异常。

01

案例

张某,是一名在校的大二学生,平素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外向。半年前因跟同学发生矛盾后开始出现闷闷不乐,经常一个人学习,与同学的来往越来越少,连父母都很少主动跟他们说话,经常喜欢一个人发呆,性格变得内向,上课时注意力难集中,漫不经心,老师、同学的对他的关心无法令其改变。起初家长觉得应该是孩子青春期缘故,未引起重视。之后他逐渐变得敏感多疑,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在针对对他,旁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会觉得看他的眼神异样,经常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他说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有时甚至会把同学的好心当成是想对他不利,常常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有时会一个人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讲话,睡眠浅,睡眠中容易被惊醒,经常失眠,白天精神恍惚,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经常考不及格。

大多的精神疾病在疾病初期都有他可以预见的早期症状,如张某,他在精神受到刺激后开始出现异常,早期表现为经常闷闷不乐,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性格变得内向、孤僻、离群、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浅、经常失眠。之后出现敏感多疑,自言自语,学习成绩下降等异常。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带着孩子找到了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刘立滢副主任医师处就诊,经过详细问诊检查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过刘立滢医师的细心治疗后,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恢复如常,最终顺利毕业。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约有1/5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再发作;首次发作的患者,75%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所以当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请家长们不要放弃,此类的疾病是可以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后是可以好转的。

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形式各有所不同,随着病程的进展,临床的表现有所区别。

 

02

常见的精神疾病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

抑郁症是目前较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近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心情低落,人生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兴趣减退,对身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反应迟钝,头脑想事情变得缓慢,容易疲劳,做事没有动力,会有失眠、食欲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责、自罪,普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像被抛弃的孩子一样,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伤害自己、结束生命的念头。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它的核心症状是思维障碍,即思维的连贯性障碍,如脑子想事情经常会停顿、卡住、中断,思维逻辑性出现问题,如想法异乎寻常,想法的内容缺乏逻辑,最常见的是出现荒谬离奇的妄想。其次为感觉异常,感觉过敏,感觉减退,经常或间歇性地在某些部位感到的不适感;知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幻听,如总是凭空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幻视,眼前会凭空出现奇怪的东西。还可能出现情感障碍,如情感淡漠,即对感情的漠视,面对悲伤的事情表现无动于衷,意志行为障碍,活动减少,孤僻、离群等表现。

躁狂症

躁狂症在临床上与抑郁发作的表现恰好相反,二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躁狂发作它同样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不是某些躯体疾病所导致的情绪高涨,也不是服用某些药品、毒品后出现的精神亢奋,更不是普通开心激动等。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如总是觉得很开心,异常的兴奋,同时伴有精力旺盛,导致活动过多、话多、言语迫促及睡眠需要减少等。还存在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做事常虎头蛇尾。往往有自尊过高,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自以为本事大,能力强,胡乱花钱,乱买东西,凡事对他(她)来讲都不在话下。行为轻率鲁莽,不顾后果,并与病前的性格完全不符。

双相情感障碍

是一种兼有抑郁症和躁狂证表现的一类疾病,他主要表现是两种病症的交替发作,即有时是抑郁症的表现,有时是躁狂症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波动非常大,常常会因此影响家庭关系,工作、学习。

焦虑症

焦虑症主要为事情感到过分的担忧,大多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表现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甚至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出汗、尿频等,它的种类很多,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对很多事情都感到焦虑)和特定情况的焦虑症,如社交焦虑、分离焦虑、广场恐怖症、惊恐发作等。虽然焦虑的对象不同,但症状表现形式类似。

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同时存在强迫观念(反复想事情)和强迫行为(重复的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存在某种刻板行为,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锁等,如果不做这些行为就会一直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情。患者通常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太正常,明知没有必要,但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因此感到十分痛苦。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常见的有多重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等。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不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很难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般人格障碍者不自知,很少主动求医,通常是在社会生活出现冲突时才会想到去找医生,需引起关注。

 

03

精神疾病如何有效治疗

通常一旦发现自身或周围人可能存在某种精神异常,这个时候能够采取的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及早就医,在精神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准确的诊断,合理的使用药物,科学的心理治疗,规范的病程管理,才能有最大的获益。

精神疾病目前治疗的主要办法如下

01

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改善病情;

02

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

03

康复治疗:社会功能康复、心理康复。

04

饮食疗法:中医的食疗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以上简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供大家参与。如有相关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的,可以联系专业医师寻求帮助。

04

科室简介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重症精神科是我市成立最早的、技术领先的诊治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科室,作为医院的院级重点学科,目前是我院重性精神疾病的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临床治疗。科室始终秉持细心耐心的理念,追求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临床诊治、社会康复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肯定。

诊疗范围:各类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疗,如精神异常早期干预,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酒精、毒品、药品等)物质依赖,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05

医师简介

 

刘立滢 

副主任医师

科室主任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1996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998年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修精神病学及心理治疗半年,2002年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研修社区精神医学。擅长急重症精神病、临床心理方面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心理咨询、失眠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与独到见解。

 

戴伯坚 

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长期在重症精神科及普通精神科从事临床工作。擅长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金晓庄 

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周日下午

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对于失眠、易紧张、恐惧、心情差、情绪不稳、没安全感、疑心重、幻觉等各类精神、心理异常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各类精神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