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精神科401/402病区青年文明号
【健康导医】朱晶晶:世界预防自杀日 | 让生命走出阴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9/10 14:40:00

朱晶晶

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专业擅长: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失眠、抑郁、焦虑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评估、干预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五下午(西山院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全球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为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自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年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01
自杀人群的求救信号


  • 言语表达:如“活着太痛苦,是家人的累赘,不想再坚持了”;“我的问题无法解决,没有人能帮我,没有我大家会更好”等等。或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开自杀方面的玩笑,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


  • 情绪流露:如绝望、焦虑、抑郁、失控感等都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愤怒、内疚、孤独、悲伤、无助也是常见的情绪体验。印象派画家梵高自杀前曾与好友高更赌气,割掉自己的左耳。还有特殊的情况是情绪突然放松了,给人的感觉是什么事都看开了。这些人通常是极度的郁闷之后做出自杀的决定之后,情绪反而变得平静,让周围的人误以为他想开了。


  • 行为表现:为了安排好后事,会把自己在乎的东西托付给他人,比如说宠物、收藏品等;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道别。比如从来不买花的人突然买花送给室友,然后打电话给亲人告别,告诉他们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坚强活下去。和家人朋友疏远,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人,甚至写遗书;酒精和药物滥用、频繁抽烟,设法去开大量的镇静药物等等。


  • 生理改变:缺乏兴趣、食欲、性欲、身体健康状态不佳,睡眠问题等,比如睡得太多或太少,食欲性欲减退。

 


02
减少自杀风险的方法




阻断自杀途径


预防悲剧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有自杀危机的人和自杀工具以及自杀途径隔离开来。例如在高楼的阳台窗台装上护栏,把有毒药品和刀具锁起来,对严重自杀倾向的人立即进行24小时看护,并尽快送到医院等。无法获得自杀工具能让企图自杀者有一段冷静期,在此期间自杀的冲动会减弱。


有时候,生与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所以最重要的是给自杀危机的人留出“转念一想”的时间和机会。阻断自杀途径就能给予处于痛苦挣扎中的人最需要的东西: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改变主意,有时间寻求帮助,有时间得到救助。




减少对精神疾病的羞耻感,及时就医


研究证实,超过90%的自杀者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和药物滥用等。他们的精神疾病可能已经得到诊断了,也可能还没有被诊断出来。由于对精神疾病的羞耻感、和错误认知,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他们的家人也会因为羞耻感而不敢带他们就医。 所以要牢记:及时就医,得到及时救治。




增加企图自杀者与社会的联结


人类是群居动物,会因为被孤立而痛苦。自杀的人就没有关爱他们的家人朋友,而是精神疾病或者他的情绪问题常常会使他们感到被孤立,或者是他们让自己变得很孤立。所以自杀的明显警示信号之一,就是一个人远离朋友或者退出喜欢的活动圈子。 

如果你身边有自杀倾向的人,不要让他独处,而是要关心他努力帮助他融入社会,以此防止自杀。如果风险很大,及时去医院就诊。 


或许有时候觉得自己活得比较糟糕,但是没关系,可以朋友吐吐槽,和家人谈谈心,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96525(浙江省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生命不易,请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