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理发师把我的发型搞坏了,我要过半个月再去上学。”这是高一新生小方(化名)的请假理由。临近开学,不少学生纷纷请假,且请假理由稀奇古怪。
记者近日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开学之际,不仅是一些学生出现“开学焦虑症”,还有一部分家长也因为“分离焦虑症”引发了一系列情绪问题。
01
奇怪的请假理由 理发师成“背锅侠"
小方是我市某中学的高一新生。临近开学,他就提出请假,理由是:“理发师把我的发型搞坏了,我要过半个月等头发长好了再去上学。”
其父母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他们带他来到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杨凌凯的门诊,想让心理医生帮他开导开导。
经了解,原来小方在初三时就患有焦虑症,加上在暑期过着“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日夜颠倒的生活。以至于临近开学时,他就开始变得焦虑不安,最后挖空心思想出了这么一个奇葩的请假理由。
上周,杨凌凯还接诊了一名初中升高中的女生。该女生早在半个月前就向父母提出不想住校,而且一想起新学校,她就心慌、睡不着、吃不下,每天只吃一顿饭。来他门诊一检查,核心问题就是焦虑症。
杨凌凯给家长支招,让他们一开始不要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然后把这样做的利弊分析给对方听:“我们已经去学校打听了,学校反馈说,你要请假可以,但这样做会影响你整个学期的学习进度,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请假?”最终,他们都放弃了请假,乖乖地去上学了。杨凌凯介绍,家长这样做,是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作为家长,我已经积极回应你的诉求了,而且我已经帮你去努力了。
02
运动可调节心理 家长要学会倾听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开学焦虑症”带来的情绪问题?
杨凌凯建议,孩子要进行适当运动,保持精力充沛,运动不仅能强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把暑假养成的那些散漫、慵懒之气一扫而光,用积极阳光的态度投身新的一轮学习中。
此外,他们还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告诫自己:“暑假已经过去,我还是一名学生,我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家长作为孩子的精神力量支撑之一,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倾听是沟通最好的“语言”。“我们很多家长往往不会倾听,因为大多数家长在小时候没有被他们的家长倾听过,所以做家长了也不会去倾听孩子。”杨凌凯介绍,很多家长喜欢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今天的孩子毕竟不是昨天的他们。
同时,家长还要学会尊重。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家长总是把他们看成是长不大的孩子,事事都为他们安排妥当才安心,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少很多磨难。事实上,孩子并非如他们期望的那样成长。因此,家长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体会,这样才能够找到沟通的语言。
03
太依恋孩子 家长患“分离焦虑症”
在开学季,还有不少家长因为“分离焦虑症”引发了一系列情绪问题。
陈女士的女儿今年考入了四川一所大学,她半个月前就开始了焦虑:“心慌、胸闷、没有胃口,对什么都提不起劲。”
杨凌凯分析,很多妈妈总是喜欢把孩子变成“妈宝男”“妈宝女”,她们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只要管好学习就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不用做;还有一部分是全职妈妈,本身没有生活动力与兴趣爱好。这样导致她们生活的重心就是围着孩子转,一旦孩子离开她们去住校或者去外地求学,她们就无所适从,一下子找不到生活的重心,引起焦虑。他建议有这样现象的家长,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还有不少是与家庭矛盾有关。有一部分妈妈没有处理好夫妻关系,导致夫妻感情比较淡漠,她们就把所有的情感都转移到子女身上,对子女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依恋。他建议这样的家长,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积极去处理家庭矛盾,不要让孩子成为她们情感上唯一的“支撑点”。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他们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且,原生家庭问题也会影响到孩子在校期间的心理,甚至会导致孩子也产生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