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孩子们在家的时间多了,家长看到孩子们很高兴,但也很“emo”。尤其是当孩子伸出手,看到十个手指甲甲床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时候,那心情更是五味杂陈。
孩子总是不自觉的咬手指,指甲长了都不用指甲剪或剪刀,用嘴巴咬一下就完事了。没事干的时候也把手放嘴巴里咬一下指甲,哪怕指甲已被咬得干干净净,紧张的时候不自觉的把手放嘴里咬指甲,哪怕已经咬破甲床流血了。
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它有什么危害呢?该怎么办呢?以下我们来聊聊这些问题。
咬指甲的原因:
1. 当孩子在婴儿期时,会有一个吸吮生理过程,孩子通过吸吮自己的手指来安慰自己、满足自己,随着月龄的增加会逐渐消失。有些婴儿,由于缺乏安全感,精神紧张、焦虑,得不到父母的陪伴或者缺乏爱、感到孤独的时候,仍会不断吸允手指,这个过程延长,甚至到年长了以后仍然存在;
2. 还有的孩子是刚上幼儿园,不适应、紧张、太过焦虑,出现咬指甲的情况;
3. 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导致的,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及时的带孩子做一个微量元素的检测;
4. 另一种孩子喜欢咬指甲是一种心理行为异常,主要与情绪紧张和焦虑有关,往往由于家庭不和、父母关系不融洽、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等,通过咬指甲这种行为可以减轻上述原因导致的紧张不安,长此以往则形成习惯行为;
5. 部分孩子咬指甲与卫生习惯有关,或者是因为嫌弃剪指甲太麻烦从而未养成剪短指甲的习惯;
6. 还有部分儿童是因模仿他人而形成的习惯。
咬指甲的危害:
1. 咬指甲导致指甲变秃,甲床凹凸不平,部分可能会影响甲床周围组织,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甲床变形,影响个人形象,长大以后影响人际关系、工作等;
2. 手每天会碰触很多东西,指甲中存有大量细菌、病毒,咬指甲会引起腹泻、腹痛等躯体疾病;
3. 咬指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学习走神,效率低;咬指甲的情况反复出现,长大后想解决,又无法控制,进一步加重心理问题。
处理:
首先寻找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孩子还小时,尽量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培养独立的人格。
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多给孩子关爱,鼓励其树立自信心,避免训斥、打骂和责罚等,消除其抑郁、孤独的心理。
还要改善学习和家庭环境,减轻生活及学习中的各种压力,给孩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父母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
做好个人卫生,养成按时剪指甲的习惯。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其知道咬指甲的危害,并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孩子咬指甲时及时分散其注意力,从事孩子喜欢的事情。
通过这些方法,往往能够改善和避免咬指甲行为的持续。如果怀疑是缺少微量元素,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根据结果做相应的处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元化,不挑食,不偏食,多运动。另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以免进一步加重。
其次,如果孩子存有紧张、焦虑、强迫等问题,及时咨询心理医生,通过心理治疗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