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精神疾病患者该如何选择阅读的内容?

作者:何秋月 来源:优抚三病区 发布时间:2024/9/19 13:31:46

优抚三病区近期购置了一个落地书架,上面正慢慢添置着患者们喜爱的报纸、图书。患者们对它爱不释手,特别是喜爱阅读的患者。然而,阅读对于精神疾病的患者是否都是积极有益的?哪些书可以推荐给精神病患者?

书本对精神病院患者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可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促进认知功能与大脑活动:

阅读能够刺激大脑皮层,提高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这对于维持和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功能具有积极作用。阅读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被研究证实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感和社交回避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二.调节情绪与心理支持:

阅读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症状或环境压力的关注,从而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特别是选择积极、鼓舞人心或具有疗愈性质的内容,如自助书籍、心理健康指导、励志故事等,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生活挑战。

三.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

阅读可以提供一种自我排解负面情绪的方式,通过学习新知识、获得启发或共鸣,患者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可能会有所改善。

四.提供娱乐与消遣:

在住院期间,阅读书籍、杂志或报纸可以作为一项有益的休闲活动,减轻患者的无聊感,丰富精神生活,有助于他们在治疗期间保持相对正常的生活节奏。

五.增进社会连接与沟通:

共享阅读体验,如参加读书小组或讨论会,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减少社交孤立感,有助于社交技能的恢复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而阅读对于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不恰当的阅读方式,如过度沉迷、阅读环境不佳,可能导致疲劳、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并且内容选择不当,如过于虚构、情节复杂或刺激性强的作品,可能诱发或加剧患者的某些症状,如焦虑、烦躁或妄想。

二.患者对阅读的反应因人而异。在疾病急性期或认知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阅读可能并非最适宜的康复活动,此时可能需要更结构化、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康复训练。

三.虽然阅读本身并非导致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但长期、高强度或不适宜的阅读习惯,可能加重疲劳感,诱发或加剧某些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或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因此书本对精神病院患者的影响总体上可以是积极的,尤其在提供心理支持、促进认知功能、增强自信心及提供娱乐等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兴趣偏好和认知水平,可以为其选择适宜的阅读书本,如:

心灵疗愈与正念冥想类:

此类书籍有助于患者学习放松技巧、减轻焦虑与压力,培养内在宁静与自我接纳。

激励与励志类:

这类书籍往往充满正能量,旨在激发读者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面对挑战,保持乐观态度。

自助与心理成长类: 

这些书籍通常包含易于理解的心理学原理、个人成长策略以及应对心理困扰的方法,有助于患者自我探索、提升内在力量和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艺术与文学作品:

某些文学作品可以提供共鸣、启发思考或提供逃避现实的空间,对于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精神病患者而言,可能有助于他们找到情感寄托和表达方式。

轻小说与休闲读物:

轻松愉快的读物可以帮助患者在阅读中暂时忘却困扰,享受阅读的乐趣,缓解心理压力。

适合精神病患者的书籍应以促进心理调适、提供积极支持、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为主,同时兼顾患者的个人兴趣和阅读舒适度。书本的选择最好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选择,确保书籍内容与患者的治疗目标和个人需求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