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近期病房来了一位年轻男患者,说自己在读小学,上课时经常趴在课桌上睡觉,没精力,白天无精打采,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家他变懒散,日常活动变少。父母认为孩子懒,没有太关注。
随后孩子白天嗜睡更明显,在上课时无法控制自己要睡觉,夜里12点后才能入睡。夜里梦多,白天没精神,容易犯困,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多次学习画画快结束时出现猝倒,持续几秒后恢复。也多次到北京某医院就诊,经治疗后效果不理想。近期到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的睡眠障碍,因目前症状明显遂住院治疗。
睡眠障碍的典型症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失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觉醒次数超过两次或再次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睡眠效率下降,并且在次日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会在渐渐睡眠时出现多次的呼吸暂停、又恢复呼吸的情况,本人可能并不知情。夜间睡眠表现为持续大声打鼾、憋气或喘气、睡眠质量差及频繁起夜去卫生间。在白天会有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的症状。
3、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中患者会发生周期性的腿动,也可能发生于上肢。其次是睡眠中反复、频繁的周期性肢体运动导致的自主神经激活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4、发作性睡病的主要表现为白天难以控制的思睡,发作性猝倒,有睡眠幻觉、睡瘫,夜间睡眠紊乱,白天精力下降,学习成绩及工作能力受影响,严重时情绪不稳定等。
在我国,发作性睡病是人群中发病率两千分之二左右的罕见病。国内多在8-12岁起病,当许多睡眠障碍患者苦于无法“睡饱”的时候,发作性睡病患者却在另一个极端,他们常常随时随地不由自主地入睡。
在生活中,部分发作性睡病的儿童患者,因为特别能睡、注意力不集中,日常活动减少,往往被误解为“懒惰”。成年人白天出现嗜睡时明显影响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而有的患者可能突然瘫倒在地,常被误认为低血糖。同时,患者还普遍出现夜间睡眠不安、整夜做梦的情况。
发作性睡病目前的诊断方法:
a、发作性睡病需要进行多导睡眠检测
b、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
c、清醒维持试验
d、脑脊液hcr-1检测
e、量表
f、临床表现等。
治疗上包括:
1、支持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减少日间嗜睡、控制性猝倒发作,改善夜眠睡眠。
2、调适心理行为,帮助患者尽量、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3、尽可能减少发作性睡病伴随的症状或疾病。
4、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