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D-二聚体与FDP的关系知多少?

作者:陈依曼 来源: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4/10/28 8:59:30

凝血试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多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评估是否有出血或血栓风险。其中的D-二聚体和FDP的关系你知道多少呢?由我来带你深入了解。

FDP,是血浆中纤维蛋白和纤维原经纤维蛋白溶酶降解后的总称,是人体内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活性物质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维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且稳定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是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最重要的实验室指标。近年来,D-二聚体已成为血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诊断与临床监测的必需指标

当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各种FDP碎片,由于γ链的交联,便产生了包含γ链相连的2个D片段

FDP和D-二聚体最大的区别之一是FDP可以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物,因此,D-二聚体和FDP可用于原发性纤溶亢进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鉴别。在原发性纤溶亢进(常见于肝病剧烈运动后、类风湿关节炎)时,纤溶酶原被激活,大量纤溶酶生成,从而纤维蛋白原被降解,导致FDP显著增高,D-二聚体为阴性或轻微升高继发性纤溶亢进(常见于术后、DIC和溶栓治疗后时,凝血系统激活,交联纤维蛋白大量生成,从而引起纤溶亢进,FDP和D-二聚体均为阳性或显著升高。

目前,FDP与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在检验分析以及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在检验过程中若出现D-二聚体高于FDP的情况时,排除FDP钩状效应后,可考虑嗜异性抗体等其他自身抗体的干扰造成的D-二聚体假阳性。当D-二聚体阴性而FDP高出很多的时候,排除原发纤溶亢进后,可考虑是否因为钩状效应导致的D-Dimer假阴性。

在临床诊断中,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D-二聚体和FDP水平明显升高,且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和患者病灶内存在更多纤维蛋白有关;慢性肝炎时,患者D-二聚体、FDP水平与慢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结果是由于患者体内大量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合成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的能力也逐渐下降,使机体凝血和抗凝机制发生紊乱,并继发纤溶亢进

D-二聚体与FDP的关系密不可分,D-二聚体是FDP的重要组成物质,两者的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