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在精神健康领域,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得到了更细致的命名和分类。其中,有一种名为“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简称DMDD)的病症在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领域逐渐受到重视。DMDD作为DSM-5中新增的诊断名称,特指在儿童和青少年(6-18岁)时期出现的一种以极端易怒心境和频繁强烈的脾气暴发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DMDD的定义、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DMDD的定义与特点
DMDD是一种以极端易怒心境和频繁强烈的脾气暴发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这种障碍首次诊断不能早于6岁或晚于18岁,其症状多发生在10岁之前,是儿童和青少年期特有的一种抑郁障碍。DMDD的核心特点是慢性的、严重的易激惹,这些情绪爆发通常比正常儿童因小事而发脾气更为严重和频繁,且对日常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它虽然被归类为抑郁障碍的一种类型,但其症状表现与典型的抑郁症有所不同。
DMDD的特征
1.频繁的情绪爆发:DMDD患者经常因小事而大发雷霆,这种情绪爆发可能表现为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或破坏性行为。这些爆发事件频繁发生,通常每周至少2-3次,且持续至少一年。
2.慢性易激惹:在情绪爆发之间的时间里,患者也常处于易怒或烦躁状态,这种情绪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且能被周围人(如父母、老师、同伴)明显感知。
3.情境不符的愤怒:DMDD患者的愤怒爆发往往与所遭受的挫折不成比例,即便是很小的刺激也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应。
4.多情境发作:DMDD的症状不仅限于某一特定情境,而是会在多个环境中出现,如家里、学校以及和同伴相处时。这些脾气暴发至少每周发作2-3次,且持续至少一年。
5.与发育水平不协调:DMDD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往往与其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符,表现出过度的易怒和冲动。
DMDD的诊断标准
为了准确诊断DMDD,DSM-5设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脾气爆发的激烈程度与情境或受到的激惹严重不相符。
·脾气爆发平均每周至少发作3次。
·在发作期间,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情绪都处于持续的易激惹或愤怒状态。
·这些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期间完全没有症状的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
·症状在至少两个情境(如家里、学校)中存在,且至少在一个情境中有严重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DMDD的诊断需排除其他可能的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等。
DMDD的治疗
DMDD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部分。
1.药物治疗:目前尚无专门针对DMDD的特效药物,但一些药物如稳定情绪的药物锂、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被用于缓解症状。此外,针对共病(如ADHD、对立违抗性障碍等)的药物治疗也可能对DMDD患者有益。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DMDD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治疗(IPT)等被证明对改善情绪调节和减少脾气暴发有效。CBT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性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而IPT则侧重于改善人际关系和情绪表达。
结语
DMDD作为一种特定的儿童和青少年期精神障碍,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我们相信对DMDD的理解和治疗将会更加完善。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DMDD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DMDD的家长和患者来说,早期识别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