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出现这些情况,孩子可能正在遭受霸凌

作者:何洁智 来源:801病区 发布时间:2024/11/15 11:11:13

前段时间,“邯郸三初中生残忍杀害掩埋同学”的新闻引发关注,校园霸凌再次得到广泛的讨论。绝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2.46亿位学生,因欺凌而痛苦。”“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霸凌,这其中,30%的人选择沉默。”2022年间,我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3.9万人,起诉5.8万人。这不仅仅是冰冷冷的数字,更是上万个悲伤的、痛哭的未成年人破碎的青春,所以帮助家长识别自己孩子有没有被霸凌就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可以被定义为在学校环境中发生的、持续的、有意的伤害或恐吓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进行的,并且双方存在明显的力量或权力不平衡。

常见的霸凌行为包括:

言语霸凌:包括嘲笑、侮辱、威胁或污蔑他人等。

社交霸凌:涉及到伤害某人的声誉或关系,例如散播谣言、故意孤立某人,或公开羞辱某人。

物理霸凌:包括打、踢、推或其他形式的身体伤害。

网络或电子霸凌:使用社交媒体、文本、邮件或其他数字工具来恐吓、嘲笑或伤害他人。

家长如何发现自己孩子在学校正在被霸凌的8个信号:

1.不愿去学校:孩子可能会找各种理由不去学校,如假装生病。

2.情绪和行为变化:孩子可能变得更加沉默、消沉、易怒或焦虑。

3.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突然不吃饭或暴饮暴食,孩子可能因为没有吃午饭而饿着肚子从学校回家。

4.学习成绩下降:持续的霸凌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下降。

5.无法解释身体上的伤痕:如瘀伤、划痕等。

6.物品丢失或被破坏:丢失或毁坏的衣服、书籍、电子产品等。

7.社交隔离:孩子可能会避免与同龄人互动,减少与朋友的联系。

8.自我毁灭行为:如离家出走、伤害自己或谈论自杀。

如果孩子遭受霸凌,家长可以做什么?

1.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坦诚地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提醒孩子,无论何时他们都可以找你谈谈心。

2.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担忧和恐惧。这些担忧和恐惧对他们来说非常真实,需要保持警觉。他们可能担心自己会受到进一步的欺负,或者一直被孤立。

3. 共情,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和他们一起面对困境,不要以己度娃,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会让孩子误认为遭受欺负是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不是成长过程中的的”常态“,你对于他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4.接纳,表达父母绝不抛弃你。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这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5. 联合校方,建议监控和限制欺负者和孩子之间的接触,将欺负者调到其他小组,减少两人的物理空间;与校方定期讨论,持续追踪后续进展情况。如果学校不配合且孩子持续遭受伤害,父母应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如咨询律师或报警。

6. 如果孩子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考虑将孩子转介给心理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

遇到校园霸凌,比告诉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所有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我们不能体会到遭受校园霸凌后他们的痛苦,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驱赶黑暗,终有一天,会有光照进来的。愿所有的青春,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