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主要发生于3—12岁时期。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学习能力较差,行为与情绪管理存在缺陷,注意力分散、关注时间短,活动量大,情绪容易浮躁,学习成绩一般,性格比较孤僻,不擅长与人沟通,在家庭、学校难以与人相处。因此,可通过以下四方面进行训练:
言语技术训练
1.学会倾听:作为家长应多倾听孩子的表达,即使孩子说话没有重心也要保持耐心,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说话或者代替孩子把意思说出来。
2.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提取重点,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及正确地表达出来。
3.共同阅读:和孩子一起阅读书籍,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来倾听和提问。
提示:切记在孩子表达时不可以擅自打断、不可嘲笑甚至模仿孩子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认知技术训练
1.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机会,多问孩子“为什么”和“怎么办”,养成孩子动脑的好习惯。
2.设定清晰的规划和期望:与孩子一起设定清晰的规划和期望,孩子说错或者做错,应该引导孩子认识错误,不可以批评责骂,日常生活中要强调孩子的优点。
社会技巧训练
1.鼓励参加兴趣班:根据孩子的特长参加兴趣班,可以和同学更好地交流。
2.安排小型聚会:在家庭环境中安排小型有监督性的聚会,让孩子在可控的环境中练习社交,引导孩子多接触同龄小孩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3.代币奖励:用一朵剪纸小花作为代币,可以替换物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从指令来完成训练。
(1)前庭平衡、本体感觉训练:包括滑板、滑梯、网缆、圆筒、羊角球、跳跳球、平衡木等。
(2)触觉失调训练:包括大笼球、触觉平衡板及泥土游戏、抓痒游戏、球池游戏等。
(3)视觉运动及手眼协调训练:包括绘画、走迷宫、拼接及组装玩具等。
这3种训练可以更好地让大脑形成精确的知觉、协调感觉活动,改善大脑信息加工行为,提高空间判断能力,发展本体感觉,协调四肢运动,发展触觉、知觉。
4.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下应该如何表现。
药物控制
如果孩子有冲动行为,如控制、支配游戏,打断他人,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应当寻求药物的帮助。
多动症儿童可能会因为种种不讨人喜欢的表现被同伴疏远,所以应当结合家校医三方加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帮助孩子改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