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简称DKA)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了解并预防DKA变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导致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简单来说,就是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无法正常调节,身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在体内堆积过多时,就会引发这一系列严重问题。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DKA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且进展迅速。主要症状包括:
1. 多饮多尿加重:由于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患者会感到口渴并频繁排尿。
2. 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3. 呼吸改变:呼吸加深加快,呼出的气体可能带有烂苹果味,这是酮体过多的表现。
4. 脱水体征:皮肤干燥、眼球下陷、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循环衰竭。
5. 意识障碍:从精神不振、头晕头痛,到烦躁不安、嗜睡,直至昏迷。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DKA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诱因,主要包括:
1. 感染: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等,是DKA最常见的诱因。
2.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停用胰岛素,很快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
3. 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或酗酒等。
4. 应激因素:如急性胰腺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外伤、手术等。
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紧急就医:一旦出现DKA的症状,如多饮多尿加重、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等)、呼吸改变(呼吸加深加快,带有烂苹果味)、脱水体征(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在就医前,患者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的消耗。
DKA的治疗原则包括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 补液治疗:快速补液以纠正脱水状态,首选晶体液,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的原则。
2. 胰岛素治疗:给予负荷量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缓慢下降到安全范围内,并抑制酮体的生成。
3. 纠正电解质紊乱:积极补充钾离子等电解质,避免低钾血症的发生。
4. 纠酸治疗:对于严重酸中毒的患者,可以输入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但需谨慎操作,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五、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预防DKA的关键在于糖尿病患者对病情的高度警觉性,以及合理的自我管理。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1. 坚持长期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不要随意中断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治疗,避免误信偏方。
2.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守饮食制度,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并严禁饮酒。保持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高纤维的膳食原则。
3.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4. 规律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做广播体操等。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5. 定期监测与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尿酮等指标,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
通过了解DKA相关知识,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降低DKA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面对DKA这一严重并发症时,保持冷静并迅速就医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