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最近睡眠医学科收治了一位宋女士,今年69岁。她陈述自己每晚入睡困难,早醒,夜间做梦比较多,有时为噩梦。在梦境中她会与他人争吵,伴随说梦话,时常会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因为梦境伴随相关肢体活动,发作较为频繁,导致夫妻分房睡,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陈主任和我们的医生团队结合患者的病史特点及多导睡眠监测报告,确定宋女士是患有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予以相关药物治疗和睡眠知识宣教后,宋女士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接下来聊聊这是一种什么病吧!
一、何为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异态睡眠的形式,指在快速动眼(REM)睡眠期,患者失去正常的肌肉松弛,导致在做梦时表现出与梦境内容一致的异常肢体运动和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包括言语、叫喊、踢打、挥拳等,有时会导致自我或同床者受伤。据统计,RBD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4%-0.5%,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0.3%~1.15%,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7%-8%。RBD患者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为2:1-5:1,女性发病及诊断年龄可能均晚于男性。
二、有什么症状表现?
1.梦境演绎行为:
患者在REM睡眠期间,会出现与梦境相关的行为演绎,这些行为可能是比较猛烈和粗暴的,如拳打、脚踢、打人等,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患者还可能出现颜面、口周以及肢体的不自主运动。
2.生动梦境:
患者常伴有生动惊人的梦境,这些梦境往往与他们的行为演绎相符合。醒后,患者可以记起与发作有关的梦中情境。
3.行为持续时间:
患者的行为可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
4.发作频率与时机:
该现象一般在入睡90分钟后开始出现,即进入REM睡眠期后。发作频率则从数周一次到每晚数次不等。
5.醒后状态:
被唤醒后,患者可以迅速清醒,并能描述刚刚梦中出现的栩栩如生的梦境内容。然而,他们可能对睡眠中出现的异常行为活动无记忆。
三、出现上述症状应该怎么做?
1.药物治疗:
目前首选药物主要是氯硝西泮,这种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一般都是睡前15分钟开始给药,也可以使用其他药物如褪黑素、多巴胺D2-D3受体激动剂、胆碱脂酶抑制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可能对RBD有一定的疗效。
2.非药物治疗:
1)给患者提供相对安全的睡眠环境,推荐的方法包括在地板上放置床垫、将家具的边角用软物包裹、对玻璃窗进行安全性保护、睡前移去潜在的危险物品,如利器、玻璃、水杯、水壶等。
2)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坚持“上、下、不、动、静”五字方针来改善睡眠,即按时上床、按时下床、不午睡、不补觉、不赖床。坚持适量运动,如出门晒太阳、做有氧运动半小时以上。
3)建议患者的同床者与患者分室居住,直到患者RBD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
4)避免使用精神兴奋作用药物和酒精的刺激。
四、该病怎么预防?
本病尚无确切的预防方法,但积极预防和治疗可引发该病的原发病,如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生。同时,预防RBD的继发性损伤极为重要,目前主要是采取保护措施,如搬走卧室内危险物品、在床周围和地板上铺上垫子等,以免在发作时引起躯体意外损伤。
RBD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睡眠障碍,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可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患者,需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