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浙江在线4月23日讯(通讯员 陈晓琴)读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小新(化名)一直偏科严重,理科很好,但是语文成绩却总是提不上去,让人很苦恼。近日,父母带着他来到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七医)咨询,结果查出这背后的原因竟然他有“阅读障碍”。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人都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但有些人无法体会这其中的乐趣,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近日,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郑维芳带大家走进阅读障碍患者的世界,说说他所遇到的这类患者。
小学三年级男生偏科严重
医生发现竟因“阅读障碍”
小新就读小学三年级,在校期间,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沟通都不错,各方面表现也挺好的。但他偏科严重,数学成绩很好,几乎每次考试都可以考满分,但是语文成绩却是一塌糊涂,考个及格都是难事。为了恶补语文,父母给他报了很多补习班,却收效甚微。为此,他的老师和父母也很苦恼、着急。为了找出原因,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新来到市七医做了相关心理咨询。
郑维芳说,这个学生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在智力测试中,从学习成绩、人际交流、自理能力三方面的测评也都是正常的,但是心理测验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欠缺。郑维芳敏锐捕捉到这个学生很可能患有阅读障碍,做了相关筛查后,最终被确诊。幸运的是,阅读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后期的行为训练得以改善,小新经过后期的训练,阅读能力提高了不少,语文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阅读障碍可通过训练改善
有关“阅读障碍”你所关心的几个问题
1、何为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是学龄儿童中常见的一种学习障碍,约占学习障碍的4/5。在临床上,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获得性阅读障碍是指先天或后天的脑损伤以及相应视听觉障碍造成的阅读困难。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而阅读水平却显著落后于其相应智力水平或生理年龄的现象。小新则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患者。
2、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阅读障碍患者的症状各不相同,也很多样,不仅仅是遇到字一定要读出声这么简单。有人表现为在朗读时容易遗漏字、加字、念错字、替换字,朗读速度慢,长时间停顿或不能正确地分节,也有人是读后总是不能回忆起所读的内容,不能从听读的资料中得出结论或推理。
3、阅读障碍的高发人群是谁?
郑维芳说,门诊中遇到的阅读障碍的患者,不少都是小学生,一般是因为文科成绩不佳等严重偏科问题来咨询,排除了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往往都是阅读障碍导致的。这些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不能通过阅读理解题干,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如果家长或是老师口述题干意思,学生往往就能做对题目。
4、如果孩子患有阅读障碍,该怎么办?
郑维芳说,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家长也不必过度担心,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只要通过后期的行为训练,就可以改善。而且这类孩子往往会在某些方面有特长,一定要善于发现他的特长,不要一味打击。一般轻度的阅读障碍,随着年纪的增长,或是阅读量的增加,症状会减轻或是消失。
5、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可能患有阅读障碍?
郑维芳提醒,如果孩子对阅读一点都不感兴趣,从小就不爱看漫画、绘本等图书,在学龄期,语文成绩不佳,尤其阅读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家长需要警惕。
6、为何会患有阅读障碍?
一般患有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患者,是有先天发育的原因,和后天成长过程中阅读能力培养不佳导致的。
7、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阅读障碍?
如果存在以下至少1项症状,并持续至少6个月,可以考虑是否存在阅读障碍:(1)不准确或缓慢而费力读字,如读单字时不正确或大声或缓慢、犹豫、频繁地猜测,难以念出字。(2)难以理解阅读内容的意思,如可以准确读出字但不能理解其顺序、关系、推论或更深次的意义。(3)拼写方面的困难,如可能添加、省略或替代元音或辅音。(4)书面表达方面的困难,如在句子中犯下多种语法或标点符号的错误,段落组织差,书面表达的思想不清晰。(5)难以掌握数字感、数字事实或计算,如数字理解能力差,不能区分数字的大小和关系;在算术计算中迷失,也可能转换步骤。(6)数字推理方面困难,运用数学概念、事实或步骤去解决数量问题存在严重困难。
编辑: 王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