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更年期是女性由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水平的降低,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很容易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危害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现某些精神障碍。
专家指出,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会出现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或者产生忧郁、自卑、多疑、绝望等情绪,有的还可能出现嫉妒或偏执妄想,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更年期女性的这些症状或心理障碍,一部分是由于内分泌改变的结果,另一部分则是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严重危害了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健康。
一般认为,这与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及缺铁、钙等有关。所以,这些“气儿不顺”的更年期女性最好注意
一、更年期女性多看喜剧可缓解情绪
专家说,更年期女性经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有时这些负面情绪就会愈演愈烈,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偏执、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恢复好心情呢?刘军在工作中发现,适当看喜剧,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的心理压力。
专家认为,内向的女性在更年期时容易抑郁。她们不愿与周围的人沟通,总把烦躁埋在心里。对她们来说,一些无厘头的或者章节性强的喜剧是不错的选择。《东成西就》和《大话西游》之类无厘头的电影疯狂堆砌喜剧元素,不放弃任何一次逗乐观众的机会,这和内向人士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能使她们暂时抽离自身的思维状态,在搞笑的剧情中放松自己。章节性比较强的喜剧如《小鬼当家》,每一部都有明确的主题,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和内向人士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很相似,很容易产生共鸣。
外向的女性,时常对现实生活不满,因而易怒。如果她们看一些带有悲剧元素的喜剧,比如《大鼻子情圣》,会在令人发笑的情节背后,品味到种种苦涩和无奈,再和自己的处境作对比,心里就会平衡很多。另外,她们也适合看温馨浪漫的喜剧,类似《成长的烦恼》和《老友记》。这类喜剧能营造和谐美好的气氛,安抚浮躁的心,让她们在欢声笑语中享受情感的温暖,无名业火自然就被扑灭了。
二、罗马甘菊舒缓更年期情绪
夏季的烦闷已经开始显示威力。而对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更像火上浇油,烦上加烦,肌肤敏感、心情燥热、肝火旺盛等诸多症状更加明显。做子女的我们找不回妈妈年轻的肌肤与身材,却可以指导妈妈用精油舒缓心情,缓解更年期症状。
对于更年期盗汗、烦躁、心慌之类的症状,医生往往会建议补充雌激素。其实,使用一些含植物雌激素的精油也有异曲同工之效,例如,鼠尾草与茴香。
鼠尾草有“快乐鼠尾草”之称,味道有些许甜,令人感到舒适,其中含有的雌性荷尔蒙对女性的生殖系统更是大有裨益,对更年期的盗汗等问题极有效果。茴香也可以调节荷尔蒙,且味道具有温暖和兴奋作用。滴2-3滴鼠尾草或者1-2滴茴香入乳液中,给妈妈进行全身按摩,就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罗马甘菊、天竺葵与玫瑰精油也相当适合更年期女性使用。罗马甘菊有类似苹果的水果香气,可以缓解更年期容易出现的肌肤敏感现象,也可以舒缓暴躁、抑郁的情绪;天竺葵可以平衡荷尔蒙;玫瑰的柔和味道可以让肝火旺的妈妈们平静下来,具有清凉镇静的效果。滴4至5滴罗马甘菊、天竺葵或者玫瑰进入洗澡水中,搅拌均匀后泡澡即可。
这几种精油也可进行熏香,不过只是单纯对情绪舒缓有作用,平衡荷尔蒙以及舒缓肌肤的作用则只能靠泡澡与乳液混合按摩达到。
三、饮食调顺更年期心情
更年期的女性情绪多变,常为一些小事大动肝火,总觉得气儿不顺,合理的饮食可有助于缓解更年期脾气暴躁的状况。
1.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
当膳食中钙含量充分时,女性情绪比较稳定,缺钙则易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建议女性每天喝500毫升豆浆或食用 100克以上的豆制品,对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膳食中缺乏B族维生素时则易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因此适当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有助于女性的精神调节。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麦片粥、玉米饼等谷物,当然不要忘了橙、苹果、草莓、菠菜、生菜、西兰花、白菜及番茄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新鲜果蔬。
3.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
体内缺铁时,易使人精神萎靡,困倦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急躁易怒等。补充铁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铁锅烹饪,也可适量食用一些瘦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及海鲜等等。
4.多吃富含锌的食物
缺锌可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引起抑郁,情绪不稳,进而影响夫妻正常的性生活,引起家庭不和。锌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且易被吸收,应适当多食。
5.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经常食用甜食,机体会消耗大量维生素B,一旦体内缺乏维生素B,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就会在体内蓄积,从而刺激神经,使之出现情绪不稳、爱激动、躁动等现象。因此,更年期女性应减少糖的摄入。
此外,从中医角度来看,要调节更年期的不良情绪,多从疏肝健脾理气入手。能够疏肝健脾理气的食物有莲藕、萝卜、山楂、玫瑰花、茴香、柑橘。
四、更年期的身体锻炼原则
(1)持之以恒:人到中年以后,大多不愿活动。在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后,就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特别要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才能收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2)循序渐进: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遵循由小量活动逐渐增大运动量的原则,因为人的体力、耐久力、灵巧度等都是逐步提高的。人的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以不产生疲劳为度。
(3)动静适度:无论何种运动,必须使全身各部肌肉、骨关节等都能得到锻炼,但过度的运动,对健康是不利的,容易引起疲劳,甚至造成内脏或躯体的伤害。所以,在运动时应注意适当休息。所谓动静适度,应以"轻、柔、稳"为原则,在体育锻炼初期,宁少勿多,宁慢勿快,逐渐递增。在运动时,应避免快速、旋转或低头的动作,或者有可能跌倒的动作。人过中年,不宜参加带有竞赛性或突击性的紧张活动,也不适宜长时间进行过于单调的重复劳动。
(4)运动时间:早晨空气新鲜,精神饱满,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间。刚吃饭后,不宜马上进行活动,应休息1~2小时后,才适宜锻炼。
(5)运动前后注意事项: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可以防止突然剧烈活动造成的心慌、气促、晕倒等现象。运动后,应进行整理活动,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有利于全身脏器的调整,也可预防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发生。
(6)身体不舒适或感到体力不支时,不能强行锻炼,可减量或暂时停止锻炼。
心理健康是一个大话题,不同的人有其独自的特点,不能一一概述,欢迎拨打心理援助热线0577-88434567
QQ在线心理援助:958434567
微信心理援助:温七医倾诉频道wqy9584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