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过度哀伤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专家: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为首选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0/21 15:31:46

       老李的孙女在半年多前的一次车祸事故中丧生,得知这个消息,老李的老伴王姨当场晕倒。之后的几天里,王姨一看到孙女的衣物、玩具就开始哭,每当电视一有事故的相关新闻,王姨就会跑回卧室,避而不闻。现在发展到只要看到电视机王姨就觉得心慌、胸闷、喘不上气。听到别人提起孙女的名字,她不是惊跳起来,就是大声吼叫。有时家里做的饭菜中没有孙女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她会气愤地质问:“为什么没有做?”甚至把碗筷摔到地上。有时听到邻居家孩子玩耍时的喊叫声,她会一边喊着孙女的名字,一边快速跑到门口去开门。以前王姨的睡眠还可以,每天早晨会去晨练,现在则常常两眼发呆,整晚盯着天花板。早晨起来,老李经常发现老伴的枕头湿了一大片……

据专家诊断,王姨的情况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看着日益消瘦的老伴,老李很担心,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老伴走出悲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打乱平静的生活,让患者无法再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和生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一般在创伤发生后很快就会出现,但也可能在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才出现。如果持续出现焦虑、易激惹、失眠和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务必及早到医院精神科就诊。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常强烈的应激处境的长期异常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打乱平静的生活,让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何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包括三组临床表现:
1、警觉性增高。表现为持续的焦虑、易激惹、失眠和注意力下降。像王姨一看到孙女的衣物、玩具就会哭;听到家人提到孙女的名字,或者听到邻居孩子的声音就会找孙女,都属于警觉性增高的临床表现。
2、闯入性体验。尽管病人难以自主地回忆应激性闯入体验以及反复出现痛苦的梦境。像王姨会梦到孙女遭遇事故时的情景,大喊着让孙女赶快跑;质问家人为什么没有做孙女喜爱的饭菜,这些都属于闯入性体验的临床表现。
3、回避。病人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东西、与人疏远以及对活动的兴趣减少。像王姨会回避有关动车事故的新闻,甚至回避电视机,不与家人交流,都属于回避的临床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都有应激源,包括:
1.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交通事故、亲人突然离世、婚姻破裂或歹徒袭击等;
2.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和海啸等;
3.战争;
4.隔绝状态,如被关进牢房、遭受虐待等。
患者应尽早到精神科科诊治
应该带患者去医院的精神科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排除其他身体以及精神上的疾病,方可做出诊断。明确诊断后,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焦虑和辅助睡眠治疗。至于心理干预和认知行为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

免费心理援助

心理援助热线:0577-88434567
QQ心理援助:958434567
门诊信息问询:0577-86188516
微信心理援助:长按上方二维码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