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你知道三年级现象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7 10:38:37

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孩子易出现的问题

1、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学生会产生疲倦感。

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后从事的事业,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

二是近期目标,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

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

2、探索难题的精神欠缺。

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孩子在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

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算是阅读理解。和低年段的阅读理解不同,除了对字、词、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阅读理解更多的是对段落的理解,要学生归纳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这对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遇到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的题目,懒一点的学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师和好同学讲答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严重。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数学中,稍难的题目学生就自动放弃了,导致自己越来越懒。

?对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面对难题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认真听,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题目“百变不离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

多接触其他学习渠道的学习思维方式,现在在线教育这么发达,足不出户就能上全国各地特级教师的课程,这对打开孩子的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帮助。

3、读书的质量不高。

三年级常出现的两个情况:

第一,很多学生读书是装样子的。一方面是装给老师和家长看,希望受到表扬,另一方面是装给自己看的,纯粹完成任务。

第二,读书的质量不高,读完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点积累都没有。所以孩子在写作文时,感到没话说,内容空洞,语言苍白。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说:“我们家孩子也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写作文还是没有提高呢?”读书质量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装样子,还是确实不会做积累,一个是态度问题,一个是能力问题,要区别对待。

?对策: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

可以为孩子购买、订阅合适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一起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

要注意的是,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摘抄。

4、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三年级是知识难点的分水岭,经过一二年级基础知识的积累,三年级开始需要学习的内容从质和量的方面都有所提升。孩子刚升学不适应,很容易出现似懂非懂的情况,明明觉得自己掌握了,可做题时还是不会。

?对策:提前学习。

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预习!现在让孩子自己去看新学期的内容,孩子可能看的一头雾水,似懂非懂,效果反而不好。如果能有老师在旁指导,如何进行新旧知识的结合,如何举一反三,如何拓展延续,对孩子来说意义就远不止预习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