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也是著名画家梵高的生日,他是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除了梵高,达芬奇、海明威、诗人海子等知名人物均曾被双相情感障碍困扰,所以双相情感障碍亦被称为“天才病”。
今年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的主题是
“双面人生,与爱同行”
这究竟是何疾病,此文带你了解~~
“我就像深渊的蛆,恶心,我就不应该活着。”这样偏激的言论来自于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一名年方18岁的男孩之口,他纤弱白皙的手腕上有着触目惊心的4条疤痕。
据他的母亲表示,孩子是早恋、高考失利的双重打击下就这样了,起初是情绪高涨的高谈阔论,和父母表示要努力学习,于是便不眠不休地看书,父母以为孩子是想通了,直到一天孩子割腕,才方觉大事不好,于是前来就医。
通过深入了解,该患者表示自己就像是经历一场漫长而又艰苦的独自冒险,时而像身处万丈深渊的黑暗中,一遍遍的被否定感、绝望感紧紧包围,时而又如精力充沛到永远不用睡觉,无人能及。
不知道在您的生活中
是否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有时人表现的情绪高涨,感觉非常快乐、精力异常充沛,过一段时期再看见这个人,他/她仿佛就像换了个人,表现的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甚至有自杀想法。
这种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医学上称为:双相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时而抑郁,时而狂躁的双重心境,且情感在这两方面摆动不定。
那么生活中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
及他们的家人
该如何察觉该病的发生?
有什么主要表现?
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呢?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它是一种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的精神疾病。患者在躁狂发作期间表现是是情感高涨、语言增多,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乱花钱、易激惹,当患者在抑郁发作期间,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不语,兴趣减少、自卑,甚至可能出现强烈的自杀念头。
据相关研究显示
该类患者和家人总忽视疾病最初的表现,患者处于躁狂发作期,身边家人常觉得是患者性格使然,直到抑郁发作出现自杀现象,才重视疾病问题,从而就医。在相关临床中,双相障碍患者,较之一般抑郁患者,自杀成功率更高,自杀更果决,是一种高致残性以及高致命性的精神疾患。
约25%-50%的患者可能在患病后的某个时间有自杀企图,其中15%-19%最终自杀成功。
如果您有上述问题,请您鼓起勇气面对,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咨询就诊。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
您需要知道的事
以下四类因素 都有可能诱发双相情感障碍:
一、遗传因素:
两系三代中有人患双相情感障碍时,子女患此病的概率要高于其他人。有家族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早发现早预防是关键。
二、应激性事件(心理社会因素):
当遭遇了重大失败与挫折,自己无法进行适当的调节,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也极大可能诱发该病的产生和复发。
三、季节变化:
躁狂发作于春季,抑郁发作于初冬时节。女性较之男性更具有季节性发作的特征。
四、生化因素:
与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及生物节律的紊乱相关。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 现主流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主流的方式、以心境稳定剂例如丙戊酸盐、碳酸锂等为基础,根据是抑郁状态还是躁狂状态来选择抗抑郁药还是加大心境稳定剂用量。其次是(无抽搐电休克:MECT,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无痉挛电痉挛治疗)再者是物理疗法、中医(通过针灸和中药)也有不错的疗效。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 作为家属的您需要做的是
01有识别该病症状及复发症状的能力
家属要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支持患者进行专业的治疗、尽早治疗,要认识到双相情感障碍可以治愈,但是极其容易复发。针对容易复发患者,家属应该要积极帮助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帮助其建立信心,定期到门诊复查,及时反馈病情,与专业的医生及早沟通,做到正确监测患者病情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02积极的情绪管理、支持性心理调节
作为家属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积极的进行情绪管理,克服困难,在日常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培养成良好的性格,矫正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学会和学习心理调节的方法引导不良情绪的正确处理。
例如学会正确的深呼吸,进行有效的放松训练,减轻抑郁,通过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来排解忧愁,调节身心。
和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一起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难题,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和预防复发。
03及时就医
如果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劝导并陪伴患者一起去看专业的心理精神医生。帮助患者向恢复健全的社会功能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