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园地
“肺炎阴霾下”,该如何照顾自己的情绪

作者:市七医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陈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9 15:55:00

“陈老师,想跟您求助下,因为很快要随第二批医疗队去武汉,然后我这两天就很紧张,然后体温就开始升高,早上刚起床大概36.9,然后心情开始紧张后,十来分钟,体温就上升到37.2现在一直紧张,体温也下不去,这个有什么改善的办法吗。因为越去想就会越担心这件事,然后身体发热就一直改善不了…会担心因为这个耽误行程 虽然是主动报名的,但也有点害怕即将去武汉。”

这是早上我收到一条来自朋友的留言。经过了解他很明确地告诉我没有咳嗽、咽痛、乏力、腹泻等伴随症状,基本上可以排除感染引起的发烧;结合在即将随医疗队赶赴武汉前出现低烧,同时存在有紧张和恐惧情绪,很大可能还是应激的心理性低烧。

一、应激的心理反应除外低烧,还有哪些呢?

人对面对危机时,往往会出现三个方面的征兆和表现:

1、生理反应:易疲劳、体能下降,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心理反应: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与他人交流不畅,情感反应变得麻木、迟钝;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感到不够安全,睡眠出现问题,噩梦;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失去信任感。

3、出现职业困扰:耗竭感。觉得自己帮不了他们,而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无价值感;感到绝望、无助;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病人相比微不足道;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过份地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二、面对危机,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照顾好自己情绪呢?有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1、确保有正确渠道的消息,比如“健康浙江、健康温州”等官方公众号可以获取信息,来杜绝“谣言”的恐惧以及缓解对未知的恐慌。

2、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及充足的营养。因为饮食和睡眠是正常生活的保障。

3、活在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常态化对待。尽可能地维持平常的工作、生活,该干什么干什么。习以为常的行为能够帮我们保持稳定的心态。

4、转移注意力,把自己的关注从“新型冠状病毒”转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看综艺节目、电视剧等。

5、运动处方:适度的运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起到很好的放松心情的作用,比如:太极、瑜伽、健走、跳绳、跑步等。

6、听听音乐:音乐调节就是指借助于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来控制情绪状态的方法。

7、宣泄情绪:把自己压抑的情绪向合适的对象释放出来,使情绪恢复平静。当然,情绪宣泄要合理,要注意对象、场合和方式,不可超越法规纪律的范围。

8、做一些新的尝试、Get一些新技能,譬如:学习烹饪、做糕点或练一首新曲子。新鲜的尝试能够很好的吸引你关注的焦点。

三、我们可以学习一些自我安抚的技巧,经自己所学,推荐三个小方法供大家练习。

1、蝴蝶拍

“蝴蝶拍”是一种寻求和促进心理稳定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安全感和积极感受的方法之一。

①首先双臂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左侧、左手在右侧,轻抱自己对侧的肩膀。

②双手轮流轻拍自己的臂膀,左一下、右一下为一轮。

③速度要慢,轻拍 4-6 轮为一组。停下来,深吸一口气,感觉如何?如果好的感受不断增加,可以继续下一组蝴蝶拍 。

在进行蝴蝶拍的时候速度要慢,就好像孩提时期母亲安慰孩子一样,轻而缓慢。通过这个动作,我们可以安慰自己,使心理和躯体恢复和进入一种“稳定”状态。

2、腹式呼吸

当一个人充满强烈的情绪时,您从哪儿能看到他的呼吸?胸部的起伏。胸部起伏的幅度与频率,透露了对方情绪(或紧张等)的强度。当您看到闲适休憩的人,或看着一个恬睡的婴儿,从哪儿能判断他呼吸的节律?肚子的起伏——肚皮鼓起与回缩。

如果你愿意试一下腹式呼吸,可以把手放在肚子上,用从1数到5的时间,慢慢地深吸一口气,感受肚子慢慢鼓起来。然后,再专注地让腹部慢慢回缩,慢慢地呼出这口气。——这就是腹式呼吸的方式,在瑜伽等放松练习中经常用到。

3、寻找内心的“安全地”

人人都有未经处理的、容易被触发的负性记忆,让人在某些时候感受到焦虑、害怕、悲伤、生气或不安全。但我们的记忆网络中,也有大量正性、美好的回忆。

任何时间,如果你觉得心烦意乱,并想停止这种感受,就可以尝试“安全地”练习,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同时改变精神状态,将自己从负向的情绪引导到正向的情绪中来。“安全地”改变不了让你烦恼的事件,但可以让你平静下来,更好地处理。

安全地练习可以先从积极的回忆开始,确定一个让你有安全感的地方(这个地方,没与任何负面的记忆相关),是你喜欢的,可以让你平静的地方。

四、如果在您及您周围的人出现以下情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找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心理干预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1、情绪低落,总是痛哭流泪

2、恐惧不安,阵发性的心慌气短,甚至窒息感

3、自责内疚、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4、强烈的空虚感,无力无望,对未来失去信心

5、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运动减少

6、变得孤独、退缩,离群索居

7、持续出现睡眠障碍,睡得太多或整夜难眠,无法感觉安全

五、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一些特殊关爱的人群

1、被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2、正在接受抢救的重症患者的近亲属

3、长时间持续工作在抢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4、过度内向,敏感,易焦虑,神经质的人群

六、我们还需关注一些已存在情绪困扰的群体,譬如: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失眠障碍以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在出现情绪波动时,需要及时到精神科(心理科)复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