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意外烫伤莫慌张

作者:陈小红 来源:601病区 发布时间:2024/6/20 13:26:03

虽然温州的冬天经常会有大幅度降温,但是小伙伴们表示并不担心,毕竟有热水袋等取暖神器。但是危险就这样悄悄靠近了,因为这类取暖神器可能会导致低温烫伤。

案例:本人经过同事的推荐在网上购买了一个热水袋,因为当寒风四起之时,总会觉得手脚冰冷,难以入眠买的热水袋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我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夜晚。但夜间熟睡时,往往是我们警惕心降到最低的时候次日梦醒时分,左手前臂及大腿的刺痛让我震惊,我一看,身上出现了水泡,是热水袋烫的。那么面对烫伤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图片1.png

 

烧烫伤急救五步法:冲—脱—泡—盖—送

√1.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直至创口不再感到疼痛为止。

目的:迅速降温,缓解疼痛,减少渗出和肿胀。

 图片2.png

√2.脱:冷水降温后,小心脱去衣物,同时摘除手镯、戒指等,如脱不掉可剪开,不可强行剥除。

目的: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衣物(戒指、手镯),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更严重损伤。

√3.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用冷水浸泡伤处10-30分钟。

目的:持续降温,止痛。

 图片3.png

√4.盖:在烧烫伤部位覆盖干净布巾,注意不可揉搓、擦拭。

目的:避免外界污染和刺激,保持创口清洁。

 图片4.png

√5.送:做完以上紧急处理后,除非创面无伤大雅,小到可以自行处理(小面积创口或只有表皮泛红、未起水泡),否则应转送到医院进一步规范治疗。

目的:获得更规范更系统的治疗。

 

遇到烫伤千万不要做这些: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群众偏信于各种“土方法”、“妙方”,不但未能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损伤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1、涂抹牙膏可止痛?

事实: 冰凉的牙膏可能会让烫伤部位感觉到短暂的舒适,但是由于被烫伤的皮肤聚集了大量热量,牙膏会影响烧伤创面热量的散发,导致热量向皮肤深处扩散,加重损伤牙膏干了之后会板结附着在创面上,增加伤口的清理难度。

×误区2、涂抹红药水、紫药水消毒杀菌?

事实:红药水、紫药水等药物有颜色,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红药水含有重金属汞,对汞过敏的人用后会出问题;紫药水有杀菌、收敛作用,其收敛性较强,易使创面结硬痂影响渗出物的排出。它们都属于消毒剂,对烫伤治疗所起的作用不大。

×误区3、涂抹炉灶灰愈合快?

事实:会增加伤口污染、感染的几率,加深创面。

×误区4、涂抹青草膏等很对症?

事实:青草膏、木瓜膏等含有刺激性成分且不是无菌药品,如烫伤处已破皮,不建议再涂抹青草膏,以免刺激伤口,减慢愈合速度和发生感染。

×误区5、挑破水泡好得快?

事实:如果是小水泡且无明显痛感,无需挑破,以免伤口感染;如果水泡较大或刚好在关节处较易破损,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边缘排出液体,然后用消毒棉签擦干液体。水泡皮是很好的覆盖伤口的生物敷料,尽量保留完整,切勿粗暴挑破、去除。

×误区6、敷冰块最有效?

事实:冰块虽然有很快的降温效果,但是在皮肤表面已经被烫伤的情况下,冰块会冻伤皮肤。应以缓和、流动的冷水(15-25℃)冲洗为宜。

冬日里的热水袋虽是好用,但使用时仍需要小心,水量不宜太满,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千万不要和我一样携带热水袋入睡,最好是睡前将热水袋拿离床铺,以免出现热水袋橡胶老化,或是空气没有排好导致内部压力过高,发生热水袋爆裂,又或是长时间让皮肤某一处接触热水袋引发热水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