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近日气温升高,雨水不断,蚊子也愈发猖狂,蚊子叮咬除了造成我们身体瘙痒难耐之外,更为严重的是蚊子会传播多种疾病,登革热便是其中一种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传染病。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一、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登革热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一下典型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登革热典型症状:突起发热伴畏寒(可在24小时内达39℃-40℃),高热、三红、三痛和皮疹。“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二、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媒介传播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传播途径是经由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不会立即传播,病毒须在伊蚊体内经8-11天的复制增殖后,通过再叮咬传播给健康人。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1-14天的潜伏期便可能发病,多数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三、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且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四、如何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闲置废弃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容器等。
2、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等)应每隔3-5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
3、保持室内外花盆托盘无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理干净。
4、大力整治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5、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到公园、街边等露天场所活动应注意采取防蚊措施,最好穿浅色长衫长裤,身体裸露部位要涂上防蚊水、花露水等防蚊产品。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防止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