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如何识别流行性感冒与预防

作者:庞连东 来源:优抚三病区 发布时间:2024/10/23 9:30:26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早晚温差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也是流感的高发期,那么如何分辨“流感”与普通感冒? 预防流感我们能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当前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和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1、临床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同时也可伴有轻微的咳嗽、咽痛,很少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疾病的传染性也比较弱,大多数患者7天左右就可痊愈;流行感冒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且体温可达到39~40℃,同时伴有打寒战、畏寒以及全身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严重症状。

2、引起的原因不同:普通感冒大多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导致,比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流行性感冒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流感病毒而造成。

3、危害程度不同:普通感冒引起的临床症状,通过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或适当的摄入药物就可以缓解,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流行性感冒若不及时给予相关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图片1.png

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哪些是流感易感人群?

所有人都容易得流感,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一、治疗 

图片2.png 

 

二、该如何预防?

健康人群:

1、首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嚷后)应立即洗手。公共场所(如病房、走廊、办公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要常开窗通风换气。

2、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群众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5、流感期间尽量少串门,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不到疫区。

6、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早就医,以便及早排查、诊断,就地隔离治疗一周或至热退后两天以防止扩散。

7、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患病人群:

1.建议患者尽量单间居住休息,保持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3.减少与患者接触,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哪种感冒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 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突然升高超过39℃。

• 患者的活力和食量突然改变,无精打采、昏昏沉沉。

• 咳嗽带有痰音,鼻涕变浓稠。

• 耳朵痛、拍打耳朵或头部的患者,可能并发了中耳炎。

• 流黄绿色浓稠鼻涕,持续5天以上,可能并发了鼻窦炎。

• 感冒症状超过2周。

• 出现持续性症状,如异常出汗、严重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