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之前我们病区收进了一名女性患者,年龄60岁,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失眠,胡言乱语,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脏话不断,不知羞耻,行为紊乱等。
家属反映患者半月前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药物治疗十天,药物包括两种抗生素及多种胃药。三天前又感染了可疑流感,私自在诊所又加用了抗病毒药物及其他药物一起吃,一天前就出现上述精神失常表现。入院后查心肌酶谱发现该患者肌钙蛋白超过正常值约二十倍,肌红蛋白超过正常值约十倍,心电图提示QTc延长(580ms),但患者无胸闷及胸痛等主诉,急诊心血管内科专家会诊,考虑药物所致心脏病,精神失常也是药物所致。
于是采取了以下处置方法:
1、及时停用在家吃的所有药物;
2、积极输液排泄;
3、小剂量抗精神药物对症处理。
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病情很快好转,动态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三天后病情基本稳定,五天后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恢复正常,精神症状消失,患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誓以后在家有病再也不敢乱吃药了,一定找正规医院医师治疗。 因此,关于用药治疗任何疾病,务必重视药物副作用。大家都要知道“药物三分毒”的道理,尤其是多种药物一起治疗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今天特此进行科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药物的使用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当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副作用,这次所说的副作用就是心脏病和精神失常。
一、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当我们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是因为不同的药物可能对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会相互抵消或增强,从而引发不良反应。此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也可能会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心脏病的风险
心脏病是多种药物可能导致的一种常见副作用。一些常见的可能导致心脏病的药物包括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心脏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症状的出现。
三、精神失常的风险
多种药物还可能引发精神失常的副作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谵妄、幻觉、妄想,行为紊乱,情绪波动,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出现。
四、如何避免药物副作用
为了避免多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开始使用新药物之前,我们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该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其次,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说明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或使用方式。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果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该告知医生或药师。
五、自我监控与紧急处理
在服用多种药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会自我监控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情绪波动等,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情况。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脏衰竭、精神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寻求紧急处理。
六、寻求专业建议与帮助
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或长期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来说,寻求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或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总之,多种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发心脏病和精神失常等严重的副作用。为了确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应该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应对措施,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说明使用药物。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自我监控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情况。最后,寻求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帮助是确保自身健康和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