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园地
汤锦磊:年末将至,远离酒精依赖

作者: 来源:健康导医 发布时间:2020/12/31 16:05:00

世界上喝酒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喝酒全凭真爱,以“喝酒一时爽,一直喝一直爽”为座右铭,一顿不喝就馋得慌。

第二种人觉得“小酌怡情”,偶尔来一杯,微醺里自带一种惬意。

第三种人喝酒多半是迫于场合:谈事情之前约一杯,谈事情的时候要喝一杯,谈成之后还要来杯庆祝酒……

01

酒精依赖是什么?

      酒精依赖又叫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俗称“酒瘾”。它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出现的一种慢性复杂性大脑疾病,与遗传因素、个性、生长环境家庭因素、社会压力等等很多因家相关,在中国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3%—3%,欧美国家这个数值大4%。它与意志力薄弱无关。而是事关生死的疾病。

02

酒精依赖的人到底有什么表现?

1.对酒的强烈渴望或冲动。

2.对饮酒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

3.当饮酒被终止或减少时出现生理戒断症状(酗酒者不喝酒,可能会出现手抖、抑郁、失眠等症状)。

4.因饮酒而逐渐忽视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5.对酒的耐受量增加,固执饮酒不顾明显的危险后果。

以上表现中,如果符合三条以上,说明已产生酒精依赖。

03

酒精依赖的危害有哪些呢?

酒精依赖的主要危害表现如下,患者每天都饮酒,严重时不分时段。尽管酒后会摔伤、会忽视孩子的成绩、会和妻子发生矛看,但仍然继续饮酒,越喝越多。为了饮酒,会不惜撒慌和争吵为代价。但突然戒酒的时候又会有手抖、食欲下降、血压升高等各种不适。

04

戒酒时需要注意什么呢?怎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戒断反应,轻症表现有心慌、手抖、出汗、血压增高、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还会有癫痫发作、震颤谵妄,这两种情况有冲动、伤人、自伤的风险,谵妄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所以戒酒需要密切监测和正规的医疗处置,不建议自行在家戒酒。

首先要彻底脱离酒精的环境,突然停酒需要替代酒精的药物一一苯二氮卓类药物,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支持,同时需要根据酒精导致的精神和情绪症状必要时给予抗精神病药、抗抑郁剂、情感稳定剂等药物的治疗。除了药物,需要生活模式调整,以及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干预、戒酒互助会等的帮助,也需要家属的支持。

05

如何预防复饮?

已经戒酒的患者如果遇到批评、责备、侮辱、压力等,这个时候患者很容易产生愧疚、羞耻、愤怒、怨恨等情绪,这是一些复饮的信号。但是人不可能生活在保温箱里来避免任何风吹草动,而是需要学会处理情绪、排解压力、应对挫折,对降低复饮风险才会有所帮助。比如,把“不舒服”的感受说出来、写下来,或者求助专业人员,复饮风险能够降低一些。如果还能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努力地工作或学习、创造更好的生活,以此来获得被尊重、被接纳、被信任的感受,最终获得价值感,可能会继续正性循环来维持无酒的生活。这就是康复的过程,其中需要自己、家庭、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努力,过一种“重生”的生活。

家人也会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所以会出现愤怒、自我贬低、无价值的感受,会抱怨饮酒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就是悲剧,但这都是恶性循环中的一部分。打断循环,家属也要去认识和了解这种病,了解患者对家人和家庭的忽视是疾病的表现,也与患者病耻感有关,家人自己的表现也是一种对疾病的反应。从自己做起,减少自我贬低、斥责,增加对自己的关照,减少饮酒的家人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尝试用不评判的态度应对,从互助会或专业人员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指导,除了家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对患者疾病治疗也是一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