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
就医助手
近期迎来开学季,大部分孩子都进入校园开启新的学期,儿童精神科病区却收治了一位因为“上课坐不住,冲动伤人”的孩子,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一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疾病,简称ADHD,又称“多动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和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多、容易发生冲动和冲突等。
案例:
1年余前,小A在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的情况。上课时无法安静坐在座位上,多次因注意力不集中受到老师批评。小A变得易怒、敏感,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数天前小A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用板凳砸伤同学,家属无法管理,为求专业的治疗,小A的爸爸妈妈把他送到了我们儿童精神科。
为了让小A适应病房生活并改善注意力缺陷的情况,主管医生专门为小A制定了日常生活计划表,细致地规划了小A住院后的起床、洗漱、吃饭、治疗、服药、睡眠等等事项。护理团队也密切配合医生,及时督促患者落实计划表,按时督促患者服药,密切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行为表现。
刚开始小A对医护人员爱答不理,讨厌医护人员总是“管”着他。但在医护人员耐心的解释下,小A也意识到我们是在帮他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得到小A的认可后,他的治疗效果也是越来越明显。通过心理团体治疗、药物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心理咨询、物理治疗及康复等综合治疗手段,小A也很快好转出院。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那么注意力不集中就是ADHD吗?答案是不准确的。除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外,还需要结合病程时间考虑,是否持续了6个月以上,是否在多个场所发生,症状是否明显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等等。
建议: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提及的表现,请家长不要紧张,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进行科学的诊断,帮助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1、可以遵循医嘱采取药物治疗,规律服药能够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转移的时间并调解情绪,控制多动、冲动的行为。
2、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帮助孩子接受并了解因疾病造成的不良情绪,正面困难,积极处理问题,调解不良情绪,鼓励孩子战胜病魔,改善自信心。
3、构建日常生活计划表,通过细致的安排日常生活事项,按部就班地执行,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有计划、有规律的生活,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效地管理时间,拒绝拖拉。
4、父母的角色也很重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一种包容感,理解孩子的“不稳定”,帮助孩子更有信心与能力应对疾病症状。
ADHD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会造成影响,但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早期识别和发现ADHD,尽早干预,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可以帮助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快地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