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情志养生聊冬季

作者:蔡子耀 来源:科教科 发布时间:2024/12/17 15:27:12

最近大家是否发现,南方冬季忽冷忽热的湿冷气候对人们的心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容易感受到更多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和情绪波动特别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这种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低温和湿度会不知不觉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导致情绪低落、疲劳感增加,甚至引发失眠和焦虑等身心疾病。

冬季应当顺应自然界的阳气潜藏,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在中医情志病学理论中,天气变化引起的情绪变化有着深刻的阐述。《内经·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万物封藏,人体也应效法自然,通过潜藏阳气来养生保命,如果调养不当,容易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现代医学研究也支持这一理论,比如指出光照长短和温度变化与抑郁情绪有很大关系,因为光照直接影响人体内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分泌,而这两种物质与人的情绪状态息息相关——华中科技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模拟冬季短光照条件下,某些基因变异小鼠出现了更明显的类似抑郁的行为表现,而清晨光暴露疗法和抗抑郁药氟西汀都能够显著缓解这些症状。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季节性抑郁的背后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下的同时如何做好冬季自我情志养生呢?首先调整好我们的作息时间,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收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以提升身体的阳气和抵抗力,但应避免在严寒中过度运动,以免出汗后受风寒;情绪上保持心态平和,减少一些紧张刺激的活动或游戏,可以尝试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同时多出去走走,保持适度的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避免孤独感,增强情感支持,也可以通过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以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在冬季有效地进行情志养生,可以保持身心健康,享受季节更迭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总结来说,顺应四季变化,做好身心调养。冬季养生不仅要注重防寒保暖,还要通过适量运动来增强气血运转和身体抵抗力,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忧虑,以利于心神安宁。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