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
情志养生聊冬季睡眠

作者:蔡子耀 来源:科教科 发布时间:2024/12/17 15:34:48

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冬季是中医学中“藏”的季节,万物收藏,人体也应该顺应这一自然规律,注重“藏精”、“藏气”、“藏神”。因此,冬季的睡眠习惯也应随之调整,以适应季节变化,保障睡眠质量。

一、——起居习惯的调整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的是冬季应该早睡晚起,以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潜藏和阴气的盛旺。早睡可以帮助阳气收藏,晚起则是为了躲避严寒,保护身体不受寒邪的侵袭。此外,还强调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意味着生活作息要顺应四时昼夜的变化,保持规律。

二、——睡眠环境的营造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气血流通,避免寒湿对身体的侵袭。卧室不但要求安静,保持室内或床榻温暖也是关键之一。中医认为“卧则血归于肝”,意味着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血液回流至肝脏,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一项2022年来自瑞典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解释了“盖厚被子改善睡眠”的一大原因——被子重量适当,睡前褪黑素释放得越多,睡眠自然更好。 

三、——身心达到动静平和

《伤寒杂病论》告诉我们诸多疾病对睡眠影响息息相关,尤其在冬季,寒邪易伤人体阳气,气血凝滞而影响睡眠。因此,冬季养生,尤其是中老年人,不仅要注重防寒保暖,还需通过适量运动来增强气血运转和身体抵抗力,以促进睡眠质量。睡前情绪管理也至关重要,中医情志学中认为冬季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或玩竞技类游戏,转而进行阅读或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以促进心神安宁,身心达到动静平和,保障睡眠质量。

四、——饮食调理的辅助

合理的饮食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进而改善睡眠质量。《神农本草经》则为我们提供了冬季养生的药食同源理论,强调了食疗在冬季养生中的重要性。冬季应该多吃一些温补性质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等,以增强身体的阳气,同时也要避免过于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睡眠。中医药茶在寒湿天气对情绪影响中,可起到积极功效,比如《神农本草经》记载:“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花适用于缓解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身体不适玫瑰花药性温和,能够舒发体内郁气,改善睡眠质量,调节情绪,使身心感到舒适是很好的药食同源食物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作息、饮食辅助和情志管理,大家可以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